• 42阅读
  • 0回复

变泽国为良田——记四野某部修筑汉水废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16
第2版()
专栏:

  变泽国为良田
  ——记四野某部修筑汉水废堤
  高巢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担负修复汉水旧堤共七十余万土方的艰巨任务,要使二百余平方公里的荒地,在今、明两年之内变成三十五万亩良田。
这二百多平方公里的荒地,是国民党反动政府一手造成的。一九三五年,汉水在钟祥以南十多里的狮子口出堤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不仅不设法抢救,那些贪官污吏们反为了修新堤可以多捞一笔钱,大发水灾财,竟由旧口向北经董家集、罗家集到新罗汉寺新修一道堤——遥堤,而把新旧堤之间的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遗弃了;这一地区的五、六万居民后来有很多被洪水吞没,少数人逃出来流浪他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一大块土地在水涨时,就成为一片汪洋;水退的时候,就成为一片野草杂树丛生的沼泽地带。附近的居民在水退的时候,来这里割草、打柴,所以就叫它做“柴湖”。国民党制造出来的“柴湖”,不知包含了多少人民的血和泪啊!
解放军某部于三月底抵达这一片荒凉的施工地区后,马上着手解决营房问题。指战员们冒着连绵的春雨,到“柴湖”去割草伐木。只有三天,废堤上和堤岸两旁,就建起了一列整齐的新屋。接着就动手制造复堤的工具。
最困难的是打堤基的工程了。在废堤的缺口上,长满了野草杂树,还淤集了很厚的浮沙,深的地方用一丈五尺长的竹杆还探不着底。在这上面要筑起五公尺高、底宽四十公尺的大堤,几乎是不可能的。指挥筑堤的某师参谋长依靠群众来解决了这困难。他请了当地的老堤工和部队中曾参加修筑黄河堤的战士们举行座谈会。结果研究出用柳条扎成小捆,铺在淤泥上,使劲往下压,再铺上一层干土;这样一层一层地堆上去,压下去,终于筑好了牢固的堤基。
指战员们克服了种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准备工作。战士在废堤上熙熙攘攘,战士们唱着歌、挖着土,愉快而紧张地劳动着。在废堤上,在“柴湖”中,到处都是战士们的嘹亮的歌声。打基的战士们配合着一下一下打基的节奏唱着:“到了边界地哟!大家要注意哟!谁要不努力哟!是个西瓜皮哟!这下打得好哟!小王出力真不少哟!”每唱完一句,大家就和上有力的“杭唷”声。
施工地区里,设有野外俱乐部,在休息时,各连队的秧歌队、花棍队就活跃起来,互相进行慰问。到星期日,战士们自编自演着话剧、双簧等节目。鼓动棚、黑板报、筑堤报都充分地发挥着鼓励和推动的作用。
由于全体指战员高度地发挥了建设祖国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本来预定两个月的修补缺口工程,现在只要四十到五十个工作日就可以完工了。
【新华社汉口九日电】
昨日本报印完时间六点二十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