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小措施做出大文章——上海第四铜带厂不断革新挖潜增产节约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03
第2版()
专栏:

小措施做出大文章
——上海第四铜带厂不断革新挖潜增产节约的启示
当前,全党工作的着重点正在转移,一些老企业都想向国家多要点投资,上一些新项目,改变生产技术落后的面貌,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多做贡献。但是,国家为了确保重点工程的建设,一时又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满足所有企业的需要。那么作为一个老企业,究竟应该怎么办?最近记者到上海第四铜带厂采访,感到很受启发。
这是一个只有二百五十多人的小厂,厂房老,设备旧,但因为它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在一些看来不起眼的小措施上做文章,使生产不断发展。铜带是国家十分需要的短线产品。最近十年间,这个厂除两年由于翻修厂房等原因外,其余八年铜带产量都以每年百分之八到十的速度增长。去年年底,这个厂结合检修设备,又搞了一些花钱少、收效快的革新项目。今年第一季度,铜带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七,创造了建厂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季度内生产一千吨铜带的最新纪录。到三月底,全厂超额百分之三十四完成了第一季度的上缴利润计划。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这个厂在他们称为的小措施上做大文章,是围绕着“四个一点”展开的。这“四个一点”,就是使轧机车速快一点、轧辊压力大一点、铜带头子长一点和材料宽度阔一点。这是他们根据金属压延加工的特点,从过去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持续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好办法。他们实现这些措施所花的钱,每项多则几千元,少则只有几百元,有的只花了百把元,但生产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各种轧机的压延效率,过去平均每秒钟只有零点四米,经过多次小改小革之后,现在已提高到零点八米,有的达到每秒钟一点五米,这样,一台轧机就发挥了三、四台的作用。十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在这里搞“一点”,在那里搞“一点”,抓这“一点”,促那“一点”,一点一点串起来,逐步连成了“线”,许多“线”交织起来,又形成了“片”,使整个企业的面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从第四铜带厂的实践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措施”确实不可小看。它既能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充分发挥工人群众的聪明才智,又能鼓舞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生产,解决当前资金不足的困难。对这个问题,这个厂的职工的体会是很深的。早在一九六八年,这个厂曾经制订过一个改造规划,准备在上海近郊征用三十六亩农田,花费两百万元投资,建设一个年产铜带一千八百吨的新厂。可是,这个规划还没有实施,他们生产的水箱铜带,因为汽车、拖拉机等都非常需要,供应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第四铜带厂只好“逼上梁山”,就地想办法。于是他们从那时开始,就利用厂里为数很少的一点设备折旧费,结合设备大检修,年复一年地抓住生产上的关键环节,搞一些小改小革,终于把水箱铜带的生产搞上去了。直到今天,他们没有征用一亩农田,没有增建一座厂房,设备还是那些“老家伙”,第一线上的工人也没有增加一个,而铜带的产量去年已经接近三千六百吨,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两倍。今年的产量将达到三千六百吨以上,比原来准备新建的那个厂高出整整一倍。十年间,这个厂的生产获得大发展,但开展技术革新所花的费用,只大体相当于他们给国家上缴利润的百分之零点五。
这个厂在小措施上做大文章的经验,其意义不只在于增产节约的显著效果,更可贵的是全厂广大职工不坐等国家投资,积极创造条件,大干快上的那种进取精神。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济战线百废待兴,而有限的财力物力必须用到最急需的方面去,因此这种精神就更加值得提倡和发扬。上海市冶金工业局有关同志说,上海市有许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如果这些企业都能搞些小措施,把车速提高到第四铜带厂那样的水平,光这“一点”,产量就可以比现在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数字啊!我们建议各级工业领导部门都来重视这个问题,积极鼓励企业这样做。同时分别轻重缓急,为一些生产短线产品的老企业提供一点必要的费用,为他们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而这一点,我们过去往往重视不够。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企业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来,以便把当前正在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本报记者 周永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