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从“以鼻嗅文”到“用耳认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05
第4版()
专栏:

从“以鼻嗅文”到“用耳认字”
祖甲
《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司文郎》,说一个瞎和尚能用鼻子判断文章的优劣。无论什么样的文章烧成灰烬,经他一嗅,便见分晓。是好文章,就象闻到奇花异草,馨香扑鼻,沁人脾腑;如果碰到坏文章,瞎和尚则会恶心,“向壁大呕,下气如雷”。故事还说,那时候,经瞎和尚嗅过的写坏文章的人金榜题名,写好文章的人反倒落了第。所谓“以鼻嗅文”当然是荒诞无稽的。蒲松龄撰写这个故事,无非是辛辣地揭露和讽刺当时科举制度的腐朽。如果有谁那么认真,硬说瞎和尚的鼻子有什么奇特的功能,并列入科学研究项目,那势必叫人笑掉大牙。
然而,类似以鼻嗅文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仍不时有传闻。前些年,据说有一个女孩能一眼看到埋在地下几尺深处的钉螺;有个少年用肉眼可以穿过厚墙看到放在隔壁的东西。最近,一些地方又“发现”了几个能够用耳朵认字的儿童,甚至手、脚、肚子也都能认字。其实,所谓“神耳”、“神眼”、“神手”、“神脚”、“神腹”一类,同瞎和尚的“神鼻”一样,都是荒诞无稽的。
以鼻嗅文之类之所以荒诞无稽,是因为它违背了常识,完全是反科学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写的字只能反射可见光,决不会发出什么声音,因而只可用眼看,不能用耳朵听。人之能够看见字,是由于大脑的视觉中心,得到了由眼、视神经传来的光信号。耳朵与视觉中心之间是没有神经相通的。这是已经为实验所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因此,说什么写的字会发出嗡嗡之声,通过耳朵传入儿童的脑海,“放出光来”,“象银幕一样把字的笔划逐一显现出来”,等等,是荒唐的、反科学的。稍有一点科学常识、而又不人云亦云,是决不会上当的。
用耳朵“听”字的儿童是无辜的。正象瞎和尚以鼻嗅文是那个姓宋的司文郎让他干的一样,“用耳识字”之类的魔术,也是大人吹出来的。单纯、幼稚的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没说真话,至多出于一点好胜心而已,够不上什么行骗。对于这些天真伶俐的儿童,我们有责任好生引导,使之走上正路,成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有用人才。
奇怪的是个别科技部门的同志和个别领导同志,不请教科学,不请教科学家,看完魔术似的表演,居然带头鼓掌,大赞“神耳”,甚至煞有介事地下命令保证这些儿童的营养。这些同志如此缺乏科学常识,不禁令人担心,如不改变这种情况,怎能带领群众为四化奋斗呢?
中国是一个文化科学水平不高的国家。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推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愚民政策,致使科学普及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在儿童中出现一些不合科学的举动,群众一时未能识破其中的“奥秘”,在所难免,不足为怪。这又一次说明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任务迫在眉睫。
当前,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率领下,摩拳擦掌,向科学进军。我们的领导同志应当带领群众扎扎实实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发展科学事业,为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有的领导同志不懂科学也不要紧,可以老老实实地向科学家们请教,向一切有学问的人请教,变外行为内行。可是,有少数同志不是这样。他们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懂装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见到一些新奇的事,便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也不问问是否合乎科学,又是接见,又是鼓励,闹了个大笑话。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猎奇!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非有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精神不行。这里既需要千千万万个陈景润、陈篪那样的科学家,也需要金绍朱、李嘉玉那样努力变外行为内行的领导干部。向科学现代化进军,有许许多多事情需要我们的领导同志去做:要一桩桩一件件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为攻克科学城堡组织好“兵马”和“粮草”,要表彰一心攻关的科技人才,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要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等等。总之,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需要我们苦干、实干,千万不能被那些荒诞无稽的事分散了精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