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湄南河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06
第6版()
专栏:

湄南河上
顾子欣
湄南河真正的名字应为昭披耶河,泰语的意思是“河流之母”,因为它是泰国最大、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泰国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奔腾南下,流经泰国三分之一的国土,最后注入曼谷湾。正如黄河之于中国,恒河之于印度一样,湄南河是泰国历史的缩影,文明的摇篮。我在今年三月间访问泰国的时候,曾有幸泛舟湄南河,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们清早从曼谷出发,先坐汽车来到离曼谷五十多公里的大城府,参观当地的古迹。这个位于湄南河上的古城于一三五○年定为大城王朝的首都,昌盛繁荣相继四个世纪。当年的大城埠,帆樯如织,街上车水马龙,城内宫殿巍峨,庙宇林立。但到了一七七六年,由于外敌入侵,一代豪华,毁于兵燹。如今只能在荒藤野蔓、残垣断壁中去寻觅当年金碧辉煌的余痕了。
但在离古城废墟不远,在湄南河中的一个小岛上,另有一簇著名的华丽宫殿——挽巴茵皇宫。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辉煌的殿阁亭榭掩映于花光绿荫之间,平静的湖面倒映出蓝色的天空、飘移的白云和尖塔形的屋顶,构成一幅难以描述的美丽图画。而皇宫的建筑风格尤为别致。你看那湖上回桥的栏杆,既饰有佛像,也有希腊神话中的生有两翼的安琪儿像。三座主要宫殿,一座缅甸式,一座欧洲哥特式,另一座则完完全全是中国式建筑。由于建筑师的巧妙布局,三者毗邻共处,不但没有不协调之感,反而相得益彰,别饶风致,堪称建筑艺术的杰作。
挽巴茵皇宫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它与一桩宫廷轶事有关。据说,大城王朝的第二十世国王拍阿卡脱沙禄一天乘船过湄南河,因遇风浪,落于水中,后漂流至一小岛,侥幸脱险,这时与一娟秀姑娘邂逅相逢,两人一见钟情,遂结为良缘。国王为纪念这一艳遇,便在岛上筑起行宫,因姑娘的名字叫茵,故称挽巴茵皇宫。
皇宫内那座中国式建筑,据记载落成于佛历二四三二年
(公元一八八九年)。监造人名叫李得源,华人,后赐封侯爵。此殿的一切建筑材料和家具陈设,都是从中国运来的。殿内有一幅国王画像,头戴花翎,身着蟒袍,很象我国清朝的服装。殿分两层,二楼是国王的书房,摆着当时国王用过的书桌和书柜,打开书柜的抽屉,我们竟看到了《三国演义》等我国古典名著。二楼有一幅对联,写的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我们和泰国朋友站在这幅对联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下联当时似乎是用来形容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历史友谊的,在当前苏越大小霸权主义向东南亚加紧扩张的形势下,以此来形容中泰两国的休戚与共,不是也很恰当吗?
我们离开挽巴茵,已是傍午时分,便在附近的渡口登上游艇,沿江南下。从挽巴茵至曼谷,水程七十公里,两岸秀丽的景色排闼而来,使人目不暇接。这里地处平原,纵目望去,到处是苍翠的椰林,林中矗立着一座座金光璀灿的佛塔。泰国素称佛国,寺庙之盛,举世罕见。我国古诗中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说。但在泰国,单从挽巴茵至曼谷一段,两岸的寺庙怕也远远超过“四百八十寺”了。
湄南河沿岸的水上人家,也玲珑别致,如诗如画。那是一座座独立的高脚木屋。石桩立于水中,上面架着用梨花木盖的带尖顶的小楼,镶有宽大的玻璃窗,挂着各色窗帘,显得十分轻巧幽雅。每座小楼门口,有一木梯直通水面,梯旁缆着小舟,在波中微微荡漾。
还有湄南河上的苍鹭,在空中成群飞翔。据说这种鸟每年六月飞往印度,十一月又回到湄南河。它们在寺庙中觅食,受到僧侣们的特别保护。当夕阳西下时,它们从寺庙中纷纷飞出,在江面上结队翱翔,嘎嘎鸣叫,也确是一种难得见到的奇景。
湄南河上的美景,不胜细述。当我们的游艇驶近曼谷时,又见岸上一座宏伟的庙宇。泰国朋友告诉我们,那是三保公庙。我国明代的著名航海家和对外活动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曾在永乐六年(公元一四○八年)到达暹罗,他们溯湄南河而上,直达当时的首都大城。郑和出使暹罗,对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和贸易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各地修了三保公庙。曼谷附近的这一座被称为正庙,内有郑和的塑像,至今参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船渐渐靠近曼谷码头。我们在湄南河上的航程结束了。想起来很有意思。五百多年前,郑和从这里出发沿河北上大城府;今天我们又从大城府乘船来到曼谷,都是为着同一个目的:加强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呵!湄南河,泰国的“河流之母”,我从你不仅看到了泰国的风光,历史的剪影,也看到了中泰友谊深长的源流和光辉的前景。(附图片)
湄南河风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