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光辉的典范——回忆延安时期毛主席重视发扬民主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2
第3版()
专栏:

光辉的典范
——回忆延安时期毛主席重视发扬民主的事迹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丕年
一九三五年四月到一九四五年十月,我在延安县工作,担任过县委书记。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重视在党内发扬民主,让人讲话,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原则的许多事情,使我终生难忘。
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前后,是解放区最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国民党集中数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企图把我们困死、饿死。延安的机关和部队在物质生活上遇到了极大困难。人们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被子盖,没有油和菜吃。为了保证政府和军队的需要,延安县人民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再加上少数干部不顾人民的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征收公粮过重,部分群众产生了不满情绪。有的说:“救国公粮任务太重。”有的说:“共产党的经是好经,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一九四二年八月的一天,边区各县的县长在边区政府的小礼堂开征粮会议,并研究解决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天正下大雨,忽然一声炸雷,把礼堂的一根柱子给劈折了,延川县县长刘彩云同志不幸触电死亡,有的同志受了伤。这件事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主席?借此发泄对征粮过重的不满。当时,有些同志主张要清查,严重的要以反革命论处,逮捕判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不同意这样做。毛泽东同志说,群众的意见正反映了我们工作上有毛病,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要允许人家讲话,讲错了也不要紧。人家说救国公粮任务太重,这是实际情况,一九四○年以来,人民的负担是加重了。人家说共产党的经是好经,说明是拥护共产党的。至于说让歪嘴和尚念歪了,那是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对我们的作风有意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决定将边区征收公粮的任务从二十万担(每担三百斤)减至十六万担。还对群众能不能负担得起缩减后的征粮任务,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当时,延安县的征粮任务比较重。征收公粮完成后,我到几个乡做了调查,写了一篇《救国公粮完成以后,对群众生活影响怎样》的调查材料,登在《解放日报》上,说明群众还能负担得起。毛泽东同志看了很高兴,说这样就放心了。
通过对这件事的处理,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了很大转变,也消除了少数群众的不满情绪。人民有话敢讲,有意见敢提,更加密切了党群关系,进一步调动了群众抗日的积极性。我们党的威信、毛泽东同志的威信,在群众中更高了。
当时,延安县是交通、医疗、文化比较落后的一个县。文盲多,地方病多,农村缺医少药,群众意见很大。有些群众讲:“光让我们生产,可是没有人教识字,我们成了睁眼瞎。”“常年吃柳根水(山区的地表水),大人长大骨节病、大粗脖病,娃娃活不成,这怎么能行?”有的同志认为群众要求过高,听不进这些意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却很重视,指示我们: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解决。为了解决有些区、乡地方病流行和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党中央通过西北局派了一批医务人员到延安,在很多乡设立了卫生所,解决了长期以来群众有病受巫医神汉欺骗的问题。总结推广了打深井、饮用水先过滤的经验,解决了群众吃“柳根水”的问题,使地方病的发病率大大下降。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党中央组织大批知识分子下乡,给延安县每个区都派去一名知识分子担任宣传科长,负责办识字班、办学校。全县每个乡都办一个小学校,把有文化的人组织起来讲课。在延安和全边区,很快掀起了学文化的高潮。
回忆延安时期的这些事,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情况虽然有很大不同,在粮食征购问题上也不应片面强调群众利益,但毛泽东同志强调发扬民主的好传统,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我们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让人说话,说错了也不要紧,不把思想认识问题和对领导工作的尖锐批评当成反党、反革命对待。我们要大力恢复和发扬这个传统,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夺取四化的伟大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