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领导干部要先替群众着想 《人民铁道》报刊登徐州铁路分局、齐齐哈尔车辆厂党委书记在住房问题上先人后己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5
第1版()
专栏:

领导干部要先替群众着想
《人民铁道》报刊登徐州铁路分局、齐齐哈尔车辆厂党委书记在住房问题上先人后己的事迹
本报讯 《人民铁道》报最近报道了两位党的领导干部先人后己的事迹,并为此发表了《苦在人先,乐在人后》的评论。
评论说:这些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干扰破坏,在某些同志身上,“苦在人先,乐在人后”这种精神已经看不到了,看到的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谋私利。由于目前住房紧张,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共同作弊,瞒着群众私分,不管是否急需,有权、有门者就有份,占新房,换好房、大房。平时讲的群众利益、群众愿望,维护党的原则,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这个时候统统甩到脑后去了。他们是乐在人先、苦在人后。这些同志应该同这两位党委书记对照一下,好好想一想,这一“先”一“后”顺序的颠倒,说明了什么?
《人民铁道》报报道的这两位领导干部,是徐州铁路分局党委书记任若奎和齐齐哈尔车辆厂党委书记王德臣。
任若奎同志今年五十多岁,在战争年代负过四次伤。徐州铁路分局传颂着他“三让住房”的故事。
第一次是一九六九年。老任家老少三代八口人,住一套四间四十来平方米的楼房。他看到楼上调度员老刘三代十四口人,住着一套两间二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打地铺,睡过道,很不方便。他同爱人商量后,就把大房换给老刘住,自己住小的。十年过去了,孩子都大了,老任家最小的女儿也参加工作几年了,但他家还是住在那里没有动。
第二次是去年年初。人们都知道老任家住得挤,又听说他参军的儿子要复员,有个基层单位盖好了一幢楼,要给老任留一套。“下面盖点房子不容易,咱们哪能伸手!”不管说啥,老任也不要,硬是把那套房子分给了别人。
第三次是去年年底。分局机关建成一幢宿舍楼,党委研究分给老任四间五十九平方米的一套新房。老任的小女儿周光,约几个伙伴打扫了两三天,室内墙壁粉刷得雪白,水泥地板打磨得净光,并搬进两张床。那知,她的爸爸又变了主意。原来,在新房分完后,老任听说有个基层干部,家属患心脏病,急需调整住房。于是,他又回家说服孩子,搬出床铺,把新房让给了这个干部。
为什么在住房问题上一让再让呢?任若奎同志说:“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先替群众着想。”
△*△ △*△ △*△
一九七五年,王德臣同志调到齐齐哈尔车辆厂任党委书记。当时,厂里给他腾出一套厂长住宅(全厂有十二户厂长住宅)。厂长住宅宽敞明亮,设备较好,除有四个卧室外,还有厨房、贮藏室、厕所、洗澡间。可是,全厂没房住的职工有六百多户,需要调房的职工有七百多户,还有不少已婚职工住在单身宿舍里。王德臣想:这么多职工没房子住,我怎么忍心住那么好的房子!有人劝他:“你是全厂一把手,住厂长住宅也是合理的。”王德臣说:“合理?合理也得合情啊,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要尽量和群众共同分担困难。”
王德臣家里有三辈人,身边有一儿一女,最小的已经十八岁。但王德臣同志坚持把厂长住宅让给了两个住房十分困难的一般干部,自己搬进了工人住宅区,住的是两间屋,阴面十七平方米,阳面十二平方米。
王德臣同志把职工的住房问题时刻放在心上。从他调到这个厂的一九七五年起,到一九七八年的四年时间里,厂党委领导全厂职工自己动手,盖起新房五万六千多平方米,有一千多名职工搬进了新房,两千多名职工的住房得到了调整。
盖了这么多新房,去年年初,同志们又劝他往新住宅里搬,他说:“先考虑最困难的同志吧。”最后,他让一位跟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的干部搬了进去。去年冬天,同志们又劝他住进厂长住宅,他还是说:“先考虑最困难的同志吧。”他把房子又让给了一位妻子有病的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