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重视森林、保护森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17
第1版()
专栏:社论

  重视森林、保护森林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了林垦部提出的关于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把森林当作全国范围内的建设事业,这不仅是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没有做过的,即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举动。从来统治阶级,对森林只有毁坏,没有建设。到现在,中国一百四十多亿市亩领土中,只留存着比较确实可靠的森林七亿五千多万市亩,就是说,林地仅占领土百分之五·一八。据苏联研究,森林面积须占土地总面积百分之三十,而且要适当地分布,才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免除灾害。这从中国历年来的风、砂、水、旱灾情的报道中,可以得到证明。
水本来是有利于农田的,所以称为水利。然而中国的河流,却经常成为水灾。为什么?因为遍地是荒山没有青草,没有树林。以致山上的土壤,毫无掩蔽,毫无保障,满山砂土任凭雨水冲刷。黄河和辽河的含砂量,有时高达百分之五。因此,河道不断淤阻,堤防经常溃决。去年的洪水,淹没了全国农地一亿二千万亩,淹死了六千多人,造成了四千万人口的灾区,而以河北、平原、山东、皖北和苏北为最重。河北、平原及山东之灾,来自黄河,鲁中南和苏北之灾,来自沂河,冀东之灾来自滦河。这就说明了水灾和荒山的密切关系。
砂之为害,更甚于水。水有退有进,砂则只进不退。新疆、甘肃、宁夏、绥远、察哈尔、内蒙及陕北一带,绵亘数千里都有砂碛。风砂向东南侵袭,掩盖了大庙(新民县),埋没了宁夏磴口的电杆,吞没了无数民房。这一条蜿蜒数千里的可恶的砂的洪流,年年乘风肆虐,单是在陕北靖边到府谷一带,平均每年被砂埋没的良田以二万亩计,其他更可想见。砂的灾害,只有培植森林才能解除。
只有人民自己的政府,才有诚意为人民谋幸福,才有勇气和大自然作斗争,才有力量克服各种灾难;也只有人民自己的政府,才有远见在困难的财政中还拨出款项来为人民将来的美满生活而进行林业的建设。
指示中指出:护林是当前主要的任务。中国只有百分之五·一八的林地,这些薄弱的资源,在许多地区,目前正受着盗伐、滥砍、放牧、采樵、山火种种的损害。造成这种灾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有些群众靠山吃山,以砍伐森林为副产;二、有些农民为了开垦,轻于采伐,甚至烧山;三、有些地方政府有时靠森林解决部分财政问题;四、有些商人专以砍伐与贩卖木材为生;五、有些企业机构(例如某些煤矿公司)向木材产地争购,引起滥伐,冀东就有过这种例子;六、个别部队曾以森林为生产对象,张家口赐儿山滥伐事件,就是一个实例;七、土地改革前,地主破坏森林;八、特务或土劣有意破坏森林;九、有些居民任意乱伐树木,如去年七月南京东善桥林场事件,成千居民公开伐乱树木二十多万株,破坏了林地面积一千四百余亩;陕西秦岭林区在今年四月以前也曾遭受严重的破坏;十、其他不慎原因引起严重的山火,如内蒙古在去年烧毁了五百多万立方公尺木材,今年四月八日又起林火,一直烧了十五天。
而另一种事实又说明着:如果对于破坏森林的行动严格地禁止,不但对现存的林木有了保障,更足以提起群众造林的情绪和爱林的思想。如:去年宛平县处罚了三十六件烧山和盗树案件,严格执行了护林政策,老百姓就积极地造起林来,他们说:“这回可有保障了”。东北有许多县,组织群众护林队,每队有人负责,实行“护林者奖,毁林者罚”。例如松江省东宁县长王蔚伯护林有功,被省府明令褒扬;穆陵县长韩屏,护林不力,则受处罚。赏罚分明,确定责任,因而广泛地激起了群众的爱林思想。所以要造林,必先护林,必须把毁坏林木的,在基本上停止下来。这是目前头等重要的任务。
护林不仅是保护成林的林木,即使是已经砍伐了的林地,在适当条件下也须设法保护,抚养成林。这就是指示中所说:“封山育林”。中国有许多山地,土不全赤,树不绝种,只要有步骤地把山封起来,禁止砍伐,就能养成很好的森林。这种例子甚多:山西交城县吕梁山系,在二千至二千五百公尺高山上,本来满山生长云杉和落叶松,一九二八年大火,烧死了百分之九五以上的树木,幸而山高,没有人上山打柴和放牧,经过二十年,从上方天然下种,现在又成长了落叶松和桦木的郁闭林。又如中条山系翼城地方,一九三六年以前,晋裕火柴公司,把山上所有桦木、椴木、杨木砍光,幸而山高,现在树木又生长成林。至于扬子江以南地区,湿度大,温度高,植物生长迅速,“封山育林”更易奏效。“封山育林”,是老区工作干部群众性的创造。经验证明:这是最经济、最简便的办法。这在林垦部一九五○年的工作计划中,占着重要的一环,是值得特别提出和特别注意的一项。
指示中指出:造林要有重点;什么是重点?国民党反动政府留给我们的有四十三万万市亩的荒山,我们能不能迅速地普遍地在最短期内造起林来呢?不能。第一,林业是百年大计,不可能一蹴而成。苏联建立面积达五千三百二十公里长十一万七千九百公顷广的国家护田林带,和四百万公顷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的护田森林,其计划期限为十五年;我们国土刚刚解放,更不能求速效。第二,军事尚未结束,台湾和西藏尚未解放,数百万军政人员的生活费,尚成为政府的一个大负担。因此,暂时国家尚不可能有更多的经费用在林业方面。第三,是林业干部问题。专门以上学校一九五○年度林科毕业生超过十人的甚少,各地区都感到技术人员缺乏。这些条件就使我们的造林工作,必须选择重点,而不可能普遍施行。
那里是重点呢?据指示:火灾、旱灾、砂灾发源的地区是一种重点,这是从需要出发的。其次,是群众有基础的地区。谁都知道,像中国这样多的荒山,统统要雇工造林,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必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来进行。然而有人而无苗木,无种子,又是徒然;第三,是种苗条件具备的地区。权衡轻重,分别缓急,斟酌先后,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适当最切要的地方,这就是目前林业工作者的任务。
指示中指出:要贯彻合理的采伐。如在东北就规定了伐采标准和生产定额,降低伐根,利用树梢,清理林场,合理造林。
最后,应该着重指出的,我们对全国森林的爱护,要在人民的思想上、习惯上引起注意,加以重视。要在自觉的基础上,展开广泛群众性的护林运动。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森林,就没有良好的水利;没有良好的水利,就没有可靠的丰收。这就是说全国失掉了森林的依靠,不仅直接影响工业和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农业的收获,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因此今天的林业工作,是一个庞大而繁重的工作,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在政府的号召下,使广大人民家喻户晓,行动起来,抓紧机会,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鼓励与教育群众,给合群众利益,组织他们,从事护林、造林和合理采伐的工作。否则,不仅工作做不好,更不能有效地制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动。
林业是新中国的新事业,在今天只不过表示了新中国林业的开端,我们有信心实现指示中所赋予的任务,并号召全体人民为完满实现这一任务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