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怎样保证企业领导干部以“六分之五”的时间抓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5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怎样保证企业领导干部以“六分之五”的时间抓生产?
最近,记者在株洲市采访,从一些工厂党委书记和厂长中了解到,要使企业领导干部至少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真正用于抓生产,当前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一是改变“厂政府”的状况,使工厂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单位;二是砍掉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停止一些作用不大的参观、检查,真正在作风上来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领导有六分之五的时间去抓生产,这也是保证企业党委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的一项重要措施。
他们说,社会主义企业应该以生产为中心,这本来是无可争议的。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际上变成了行业齐全的“小社会”。据湘江氮肥厂反映,这个厂虽然只有二千八百多人,但有商店、医院和十年一贯制学校。企业举办这些社会性事业,其结果是:(一)企业机构庞大,非生产人员过多。据记者调查了解,相当县团级以上的企业,一般都有教育科、知青办和武装部、人防办,什么都有,工厂变成了“厂政府”。(二)许多企业的领导干部行政事务缠身,压得喘不过气。如小孩上学问题、知青问题、民兵训练问题,甚至结婚离婚、人事纠纷等等都得管。株洲冶炼厂党委书记张应谷说,由于企业什么都要管,领导班子就精简不了。厂领导干部九人,实际抓生产的只有四个,其余五个是分工抓教育、医院、知青、人防、社队企业等。为了保证企业领导干部有六分之五的时间去抓生产,他们认为:城市要坚决贯彻执行为生产、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方针,凡是应当由城市统一举办的文化、教育、卫生、商业服务行业等社会性事业,都应当由城市统一举办。目前各工厂企业举办的社会性事业,应交给城市有关部门。只有这样,企业领导才能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要保证企业领导用六分之五的时间抓生产,还必须精简会议、停止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参观。企业的党委书记和厂长们纷纷为会议之多、检查参观频繁而叫苦连天。株洲化工厂党委书记王志岐掏出笔记本对我们说,他从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一月,光参加会议就占三十二天。据统计,去年十一月下旬,这个厂的六个厂领导,同时有五个人外出参加中央有关部和省、市召开的各种会议。有的厂长说,他们往往采取轮流参加会的办法,在一定时间内指定几个同志专门应付开会,以保证其他领导干部拿出一定时间抓生产。他们认为,如不改变这种状况,党委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他们大声疾呼,要求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会议:(一)凡是内容相同的会,上级各个部门不要重复召开。(二)凡是部门召开的会,企业有关科室的领导参加就行了,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厂领导干部可以不参加。(三)凡是能短的会不要开成长会,要讲求实效。(四)兴师动众的广播大会,要尽量少开。现在动不动就开广播大会,而有的广播会虽然只开半个小时,工厂却折腾了半天,全厂停止工作和生产。工人们反映,这是得不偿失,既耽误了生产和工作,又分散了领导的精力。
此外,检查参观之多,也给企业领导带来负担。厂长们说,这些年来,检查参观评比活动太多,严重分散了领导的精力,影响了生产。特别是到年底,工业学大庆评比检查、物资检查、设备检查、财务检查、卫生检查、计划生育检查,对口赛参观评比,接踵不断,这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了。湘江氮肥厂的同志反映今年一月八日,这个厂同时来了三个检查团(组),每个检查团(组)都要厂领导出面接待,汇报情况,为了搞好接待工作,食堂采购员忙得上上下下团团转。他们希望上级领导要多为基层着想,讲求实效,少搞那些作用不大的检查评比。应该从实际出发,多研究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帮助工厂企业加速现代化建设。
新华社记者
文伯其
新华社通讯员
陈德云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