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上海的物价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17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上海的物价斗争
本报特派记者 周子芹
一、一九五零年的巨大变化
一九五○年二月以来,上海的物价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示出:一九五○年的上海物价,已走上了一个新的稳定的阶段。同时,由于上海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物价的稳定,也就可能对全国物价的稳定,起着重大的作用。这对今后国内的和平经济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了解上海情况的人,都知道上海是游资集中之地,而投机商人是最善于投机囤积的。在蒋匪帮统治上海的时期中,他们都依靠着恶性通货膨胀,在物价狂涨中,大获暴利。上海解放之后,他们更施展其一贯故技,捣乱市场,哄抬物价。因此,从上海解放的第一天起,人民政府的金融贸易部门,就和他们展开了猛烈的斗争。一直到今年二月,在整整十个月中,经过了四次物价波动,连续打退了投机商的进攻,才完全取得了主动,获得了物价斗争的胜利。今年二月以来,各种物价均相继下落。大米由三月份的二十七万元降到四月二十一日的二十五万元,龙头细布由三月一号每匹三十一万四千元,降到四月二十一日的二十五万五千元。其他各种商品均一致下落。到四月底,煤炭、电力、电车、公共汽车、理发、饭馆、烧饼、油条等等亦相继减价。目前已趋向稳定。这是十多年来物价一直从飞跃上升而转向平稳的新的转变。
二、四次物价波动
上海解放前,由于上海四面被围,伪金圆券在事实上已成废纸,金钞、银元就成了市场交易的通货。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肃清伪金圆券的工作上,只花了四亿元人民币就全部兑换完了,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而黄金、美钞、银元、尤以银元却较顽强,一时不易战胜。且又掀起了涨风。涨到六月九日,银元是百分之二六七,黄金是百分之三○三。因而米也涨了百分之三二三,纱布竟在十天之内涨达三倍。涨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特务及投机商利用群众对伪币过去所遗留下来的恐惧心理,进行对人民币的阴谋破坏。他们在证券大楼指挥着几万个银元贩子,作银元投机买卖,捣乱市场。为了打击银元投机,政府在经过了很好的宣传教育工作之后,一举而扑灭了银元投机商的司令台——证券大楼,把首要特务和作恶分子二百多人全部扣押,使第一流的特务及投机商人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第二次波动是六月二十三日开始。这次波动首先从纱开始,至七月二十一日达最高潮。且引起了粮价的上涨。至七月底,上升指数是:米百分之一、一四○,面百分之五三五,纱百分之四六○,布百分之四○五,金百分之三八四,银百分之三二三。波动的原因是:经济上的通货发行增加,加上了投机商的兴风作浪。自证券大楼扑灭之后,特务破坏分子看到金银投机已不可能,于是转向商品市场,以纱布作为投机对象,形成了纱布带头上涨。再加以各地水灾,舟车不通,投机商又利用群众的不安心理,哄抬米价,以致米价随即猛烈上涨。
第三次是十月涨风,这是一次带有全国性的物价波动。由月初日升百分之二到三,到月底即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布与纱月终较上月平均上升百分之七十,米较上月平均上升百分之十。原因是:一、新区扩大,上海纱布实销增多;二、广州解放后,人们对纱布销售前途信心大增;三、华北收购资金出笼,加上粮食歉收,粮价上涨也引起了棉、纱、布的上涨;四、投机商业资本的活动。
第四次是今年一月(阴历年关前后),物价上涨达百分之八十。原因是:一、通货膨胀尚未终了;二、调运上海粮食的速度赶不上;三、中南各城市的解放,特别是表现在华中南物价(汉口、广州)的波动影响。但这次涨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很快就停止了。
三、掌握主要物资是胜利的关键
以上四次物价波动的斗争,是很剧烈的。而且每次斗争的结果,人民政府的金融贸易部门都取得了胜利。而斗争中演着最主要脚色的粮食和花纱布,已能充分的掌握,大量的供应。
在斗争中,首先是打击投机商人,如在第一次物价波动中,因为打击了证券大楼的银元投机,把第一流的首要作恶分子扣押起来,摧毁了金银买卖市场,就使人民币广泛在市场上流通起来,成为市场交易的通货,并实施银元、外钞挂牌兑换、举办折实存储,建立了人民币的威信。其次是严格管理市场,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制订各种交易法规,如禁止场外交易,划一交易时间,必须现款当日交割,不得兼做业外生意,禁止期货栈单买卖等,减少投机的空子。第三是整理地价税、货物税,大力抛售粮食和花纱布,增加货币回笼,紧缩通货,并力求供应平衡。
但,主要的关键,还在于中央对全国物资的通盘筹划和统一调度,使贸易部门充分的掌握了人民所需要的重要物资,如粮食、花纱布、煤炭、油等等。旧历年关前商人曾因看到去年各地水灾严重,年成歉收,交通工具缺乏,外粮运不来,便认为粮价一定大涨,春荒大有赚头,加上当时粮价微升,就大量抢购粮食。当时白粳每石三十万七千元,但上海粮食公司为压低物价涨势,就以二十八万元的牌价放手抛售,商人们以为有机可乘,就拚命吸进。从二月二十一日起,上海粮食公司第一天就卖了四万多石,第二天,第三天都是三万石以上,一直卖了七八天,共卖出粮食二十七万多石。而商人吸进已达饱和状态,再也无力买进了。随着上海粮食公司又开始建立零售店,直接与广大劳动群众建立联系,先后共建立五十多家。当时市场米价每石二十八万,零售二十八万五千元。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市民买粮的很少,米店无人问津。二十五号以后,各米店因粮食不能出手,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加上许多米店老板在抢购时,多以高利借款,利息既高,急于还款,不得不压低粮价。竞相出售,正如当地谚语所说的:偷鸡不到蚀了一把米。因而在二千四百九十五家米店中,因投机失败而申请歇业者达百分之三十。而经营此种高利借贷的银行、钱庄,亦因资金冻结,放出的资金收不回,以致发生倒闭者不少。至此,上海物价一直平稳无波,三月以来,各种物价更相继下落,直至本月初趋向稳定,开始创造了上海工商业稳步前进的有利条件。
四、保证上海物价平稳的条件
经过了十个多月的斗争和努力,上海的物价是成功地稳定了。虽然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一定能够克服的。道理就在于:第一、由于全国的统一配合,城乡互助的进一步发展,全国物资的统一调度,保证了上海物资的供应。使全国物资互相畅流各地,使上海有了充分的物资供应,这就大大减少了投机商人的可乘之机。第二、经过十个多月的斗争以后,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宝贵的经验,这对今后掌握上海市场,巩固物价斗争的胜利,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说在过去十个多月中,我们尚没有经验,不了解上海市场情况,面前碰到的又是百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巨大投机资本,和最善于投机囤积的商人,但我们仍然还能取得胜利,那么在今后,在经过了十个月的斗争之后,已经有了斗争的经验,那么,今后在市场物价的掌握上,就会更加有了胜利的把握。但这并不是就不必注意投机商仍有趁机而动的可能性了。第三、在过去的斗争中,上海投机商已受到了政治上、经济上的严重打击和失败。如扑灭证券大楼投机中心,去年十月涨风,以及今年年关前后,头、二、三流的投机商都已遭到了很重的打击,给了投机者很大的教训:只有正当的经营才有前途,投机者必然只有破产和毁灭。第四、广泛的零售网的设立,加强了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使商人无法垄断市场。这些,就是上海今后在稳定物价上一定能克服困难,巩固胜利,获得成功的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