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做了共产党员应当做的事——访北京市和平村中学党支部书记骆启练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7
第3版()
专栏:

做了共产党员应当做的事
——访北京市和平村中学党支部书记骆启练同志
四月二十一日,《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通讯《一位值得尊敬的父亲》,记述了北京市和平村中学党支部书记骆启练鼓励自己的孩子骆债清扎根北大荒农场的动人事迹。最近,我们访问了骆启练同志。
老骆,今年五十五岁,黧黑的脸膛,显得饱经风霜。这位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在北大荒开过荒,在炮兵学校当过教员的老战士,说起话来仍保持着革命军人常有的那种直率的特点。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摇了摇手,连声说道:“没想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普通的家长,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就给了这样大的鼓励。”
谈话进入了正题。老骆说:“我平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一句话:教育孩子走党指引的路。一九六七年秋天,刚满十八岁的债清要报名去北大荒参加农垦。开始,我担心他有遗尿病,离家后没人照顾。再一想,孩子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自己应当无保留地支持。至于孩子的困难,要相信党组织和群众会照顾的。后来几年的实践证明,债清同许多知识青年一样,在农场干得不坏,多次立功受奖。后来,他还入了党,同一位上海姑娘结了婚。”
谈到这里,老骆感慨地说:“当年小将们满怀激情奔赴边疆的火热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多么有朝气的青年,多么有希望的一代!后来的十年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对下去的青年关心不够,不少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孩子们不安心,家长也不放心。这说明有些政策要调整,有些工作要改进。但决不能因此一笔抹杀了青年们当年的热情,以及他们在农村艰苦奋斗十多年的历史和成绩。青年人在革命的道路上,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里,思想上发生一些波动,这是正常的,做家长的应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端正思想。去年年底,债清写信回来说,农场许多人走了,他的一些好朋友也走了,要家里赶快想办法把他弄回北京来。我急忙写了几封信,劝他们不要经不起风吹雨打,要坚持走建设边疆的道路。今年三月中旬,听说债清已办了户口迁出手续,准备返京,我立即给他发了电报,上面写了六个字:不同意你返京。最后,债清终于想通了,拿着我们的电报到分场党委,表示说:‘我们不走了!任凭风吹浪打,决不动摇,要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边疆事业!’”
话题转到有些父母认为把孩子弄到身边,全家团聚是一种乐趣的时候,老骆爽朗地笑了起来:“说真的,我也这么想过,人之常情嘛!可是静心一想,觉得追求这种乐趣意义不大。因为孩子不是私有的,是属于党和人民的。只要孩子走正路有出息,父母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安慰。我回想过,当我听说债清入党、立功时;当我听到别人夸他在农场干得出色时,心里确实是乐滋滋的,这也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的意义更大,因为自己的孩子成‘人’了,成了对党对人民有用的人了。我曾在给孩子的信里写道:‘我劝你们留在边疆,这并不是我做父母的心狠,不疼自己的孩子。……当父母的不能象抱窝的母鸡那样,老把小鸡搂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你叔,你姑和我,不都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吗?’”
“是否因为你是学校党支部书记,怕别人议论而不愿把自己孩子弄回北京呢?”我们冒昧地问道。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因素,否则,我怎么对别人做思想工作?不过,说实话,乘这股‘返城风’把孩子弄回来,别人不见得有多少非议,有些人就这样做了。”
“但是,如果我这样做了”,老骆严肃地说,“就表明我以前说的一套全是空的、假的,全是说给别人听的。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这是很可耻的。当然,我不仅因为考虑到这一点而不愿把孩子弄回来。我总在想,由于林彪、‘四人帮’十几年的破坏,国家目前有许多难处,群众也有许多难处,要互相体谅。一个家长,当然要考虑一家的困难,但首先要想到国家的困难。现在那么多的青年不分青红皂白,不区别情况,纷纷从边疆、农村涌向城市,既影响了边疆、农村的建设,也给城市就业等问题增加了困难。每当我看到有些青年闲逛街头,甚至有的走上犯罪道路时,心情十分沉重。有人劝我:你,一个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操那份心干啥,管得了吗?是的,我个人没什么大能耐、好办法,但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一定要为国家分担困难,至少不给国家增添麻烦。”
革命事业要靠千百万人共同奋斗,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家,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不顾国家的困难,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指望?一个共产党员在这样的时候不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周围群众,怎么向革命前辈交代,怎么向人民交代!
热语炙人。我们沉默了许久。半晌,老骆呷了一口茶,继续说:“总之,我只是做了一个家长、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孩子扎根边疆是一条正路,一条有光明前途的革命道路啊!”
本报记者 于国厚 谷嘉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