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同技术革新相结合——一封寄自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8
第1版()
专栏:

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同技术革新相结合
——一封寄自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信
编者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具分厂平磨组工人,几年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学用结合,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了生产面貌,又培养了人才。
当前,我们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要学会应用引进的技术设备,都需要提高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专业队伍的科学试验和职工的技术革新活动结合起来,采取业余教育、训练班、在职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造就一批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所以,不论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平磨组工人的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这次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具分厂平磨组了解技术革新情况,他们把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同技术革新紧密结合起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十多年来,这个组搞了二百多项技术革新。特别是近二、三年来,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同技术革新紧密结合,搞了五十多项革新,对解决生产薄弱环节,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节约材料,起了很好作用。他们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全组十名工人,有六名被誉为“质量信得过”的人,有七名是先进生产者,有的是厂的技术革新标兵。
组长王学礼、副组长梁金城和全组工人都有技术笔记。四十六岁的老工人、副组长梁金城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进厂时刚十九岁,一直坚持业余学习,先后在厂办的业余文化学校、业余中专、业余大学毕业。他去年开始学日语,现在已能翻译技术资料了。
过去加工伞齿机床上的凸轮,一向用描点法。加工时,需要三个人合作。一人操作机床,一人掌握机床上的光学仪器,还有一人掌握数据。抠出一个,需八十小时。而且三人必须紧密配合,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就前功尽弃。梁金城在业余大学学习了高等数学,他利用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现在,按照他的方法进行操作,只需一个人,四个小时就可以加工一个,加工精度从过去的百分之一毫米升到了千分之五毫米。运用数学理论搞革新,并非仅此一例。他们还用抛物线计算和加工反光罩的样板,用渐开线解决齿轮磨床的凸轮加工,用摆线解决高压油泵的叶轮制造等问题。
王学礼和梁金城说,一个工人掌握了数理化基础知识,就如虎添翼,不少疑难问题即可迎刃而解。青年工人黄卫国进厂后坚持业余学习,先后在厂办的业余中专、业余大学毕业。有一次,他加工检查汽车零部件安装间隙的厚薄规(又叫塞尺),把二十毫米宽、零点二毫米厚的锰钢带,磨成零点零五毫米厚的薄片。开始,由于磨床的磁力线不均匀,磨出来厚薄不匀,不符合要求。后来他利用有关电磁的理论知识,在平磨上加了一个垫板,用以改变磁场的强度,使它分布合理。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符合要求的垫板。用这个方法加工的厚薄规,均匀地达到了零点零五毫米,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生产中的难题。
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也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青年工人吴林是一九七一年入厂的初中生。他坚持业余学习,现已业余中专毕业。不久前,他接受了加工万向节工具的任务。过去,他用普通磨削加工万向节工具,效率低。后来在老师傅帮助下,学习先进的强力磨削方法,现在他运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技术知识,解决了加工中的一系列问题,较快地掌握了这种先进的加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五倍。
这个组坚持搞一项革新,总结一次经验,把个人的革新变为全组同志的共同财富。全组十个成员,除一名老师傅外,开始都不识图,不会计算,现在都会了,有六人还能画图和设计。他们认识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同四个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业余学习抓得很紧。有位年轻同志,到这小组前一向不爱学习,想的是吃喝玩乐。这位同志来组后,小组同志们认真做他的思想转化工作,帮助他学习技术,他进步很快,如今已能做简单的计算,也能看图。不久前,他搞了一项革新,提高工效五倍,被评为“质量信得过”的人。
在平磨组,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工人掌握文化技术知识,对于搞好生产,改变生产面貌所起的作用。这个组,一九六六年前有二十二名工人,由于学习新的技术,不断地搞革新,现在减到十人。不仅担负着过去那样多的任务,而且厂内外经常把一些关键加工任务拿来,请他们解决。这使我们联想到,机械工业有几百万工人,如果人人都有比较高的文化知识,都用学得的知识,改造生产技术,那么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不就更快了吗!朱石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