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促进中捷文化交流的展览品 记捷克“中国月”展览会的中国展览品末次预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17
第3版()
专栏:

  促进中捷文化交流的展览品
  记捷克“中国月”展览会的中国展览品末次预展
我国参加捷克“中国月”展览会的展览品定本月二十日左右起运出国,打算在六月初以前赶运到捷京。全部展览品在上月六日曾举行预展,广泛征询各界意见后,重加整理,改正了缺点。十四日下午再度举行预展,最后吸收各方意见,然后装箱运往布拉格。
展览品内容与上月初次预展时大致相同,共分七大类:(一)古典艺术品,(二)现代艺术品,(三)特种手工艺品,(四)电影,(五)唱片,(六)书籍报刊,(七)图片。
古典艺术品中包括:瓷器、玉石、料器、漆器、竹黄、匏器、雕刻、珐琅、版画、绘画、纸绢、缂绣、织品等共一百余件,都是几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艺术作品。在材料的选择上特别注意到与人民生活的联系,如四册版画都是以耕种、养蚕、纺织为题材的,可以看出中国往昔生产情况。又如两件织品,一件是花纹繁缛富有色彩的锦,是只供奢华的帝王贵族用的,另外一件是素淡的茧绸、是比较大众化的用品。
一百多件特种手工艺品说明中国古典艺术的优良传统已被继承下来,而且被发扬了。共有景泰蓝、烧瓷、花丝、镶钳、雕漆、料器、铜器、雕刻、刺绣、挑花等十四种。一方面注重进步的表现形式,许多种工艺品都采用了经过改良设计的新图案,一个烧瓷圆盘上绘着一幅儿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拥护世界和平欢乐图。又如几幅湘绣所绣的是斯大林像、斯大林与列宁像、毛主席像、朱总司令像等。另一方面侧重民间的艺术品,如泥人张的泥像,是塑的西厢记和风尘三侠人物。
现代艺术品的木刻、国画、油画、年画、窗花等都以民族形式充分表现了崭新的内容。如一百多张木刻中,国民党统治区的张漾兮、野夫等八十幅作品都表现出了反动派统治的暴行与人民反抗的英勇行动。解放区中古元、彦涵等一百幅作品则以土改、生产与歌颂人民解放军丰功伟绩为主题的。二十多幅油画和国画也是描绘农民清算地主、分地、豆选与工人热烈参加生产建设和支前的情景的。国画中有徐悲鸿的“在世界和平代表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消息图”,描出了在布拉格集会的各国代表把中国代表高高举起的热烈情况,具体表现了国际主义精神,拿到布拉格去展览更有特别意义。
“中华儿女”、“桥”、“光芒万丈”、“新中国的诞生”、“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百万雄师下江南”、“回到自己的队伍里来”等七部电影片和“白毛女选曲”、“东方红”、“咱们工人有力量”、“绥远组曲”、“淮海战役组曲”以及其他秧歌、旧剧、解放歌曲等三十多张唱片都是在成长中的新中国电影艺术与音乐的代表作,有几部影片是有俄文拷贝的。唱片中并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等的演词录音,可以让我们的国际友人听到我们人民领袖的声音。
书籍、杂志、报纸等出版物九百多种,包括了马恩列斯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社会科学、文艺、部队文化、工人妇女运动、大众读物等类,从它们可以看出中国当前新民主主义文化成长的情况。
新中国介绍那一部分图片,是内容最丰富、分量最重的一部分。三百多张照片和图表分七部陈列:(一)解放军与解放战,(二)新民主与政治,(三)土地改革到工业建设,(四)新的人民,新的生活,(五)新的文化活动,(六)消灭反动派及其暴行,(七)新中国与保卫世界和平。这些照片有力的说明了中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渡过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大革命、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以及怎样在与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配合下,获得具有历史意义的辉煌胜利。
(谭文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