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电力工业必须变落后为先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9
第2版()
专栏:

电力工业必须变落后为先行
刘澜波
电力必须先行,这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现在全国缺电已进入第十个年头,电力由先行变成落后。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电得不到保证,经济上损失很大。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把这种局面逐步扭转过来。
怎样才能改变电力工业这种落后的局面呢?电力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首先,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上,今后若干年内,需要逐步加大电力工业投资的比重。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十三年中,电力建设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发电装机少了,而工农业用电却增长快了,这是造成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的根本原因。一九七七、七八两年情况好一点,但还远没有还清旧帐。
在今后三年期间,通过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电力工业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缺电的紧张情况会有所缓和。但三年调整以后,国民经济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工农业用电也将大幅度上升。因此,在调整期间,就要抓紧时间为电力工业以后能够大上做好准备,否则届时还是谈不上电力先行,还会出现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失调的现象。这一点,在计划安排上必须及早注意。
第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当多搞水电。
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政策是:水火并举,因地制宜。华国锋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再指出要多搞水电。我国水力资源极其丰富(理论蕴藏量约为五亿八千万千瓦),已经开发的不过是百分之二点五。水力资源远比地下矿藏容易查清。有很多“富矿”,即投资省、见效快的水电资源,亟待我们去开发。据新安江、盐锅峡、新丰江、柘溪等水电站的建设经验,只要做好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类似规模的水电站建设期限一般可做到三、四年左右开始发电,只是稍长于火电。水电成本低,利润高,投资可以较快收回。只要国家对水电的建设项目、投资、物资安排得当,不发生过去那种时上时下、停停打打的状况,水电建设的速度是可以大大加快的。加快水电建设也是缓和燃料、运输紧张的战略措施,而且是干净的能源,甚至可以借此发展旅游。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水电投资。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如美、法、日、瑞士、瑞典、加拿大、西德等,都是优先发展水电,水力资源利用已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九十八。
第三,加速建设煤炭和电力的联合基地。
火电要立足于煤,不是油更不是铀,这是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所决定的。煤、电要比肩发展,火电发展速度取决于煤炭发展速度。今后火电建设的重点是坑口电站,要在煤炭基地建设电站群,形成大型电力基地。当然这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水源等问题。为了加快煤炭和电力的建设,我们认为应把煤炭开发的重点放在那些资源丰富,埋藏浅,热量高,投资少,收效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很多,如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宁夏等地,应加速开发;变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更为经济合理。煤炭部和电力部应进一步密切协作,在全国重点煤矿区建设大型煤电联合基地。
第四,积极发展大型发电机组的制造。
发电设备的供应必须立足国内,以自力更生为主,进口必要的国外设备为辅。目前,我国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和单机容量都偏小,电力部应与一机部紧密配合,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发电设备的引进,也要处理好“买鸡与买蛋”的关系。我们应积极地引进新的技术。希望国内相应的几个制造厂通力合作,抓紧大型机组的改造和已经定型机组的大批量生产,以及相应的大型送变电设备的制造。这是加速我国电力建设的可靠保证。
第五,抓紧作好电力建设的前期工作,水电能否加快,尤其取决于此。
当前电力建设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前期工作落后,特别是水电。这是十年来拆散、下放、砸烂勘测设计和科研机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大批技术人员被轰散了,大量技术资料也被烧毁了,水电建设的前期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水、火电勘测设计院必须适当调整、集中、充实和加强,采用先进的勘测设计手段,以加速前期工作;同时,为调动广大勘测设计人员的积极性,迫切需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过去下放、分散、改行的技术人员,希望各地区、各部门支持他们归队。
为了在深山峡谷地区进行大规模水电建设,需要提前二至三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修筑道路,运进设备,进行野外勘测工作,这是顺利进行施工的基础。不做好勘测设计,仓卒上阵,就难免在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做不到多快好省,这些年是有过很大教训的。为保证严格执行基建程序,用于前期工作的费用,应提前拨付,在数量上要满足起码要求。根据长期经验,水电建设项目必须有一定的“储备”,即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项目比例,至少应为四比二比一。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尽快达到这一目标。
第六,要搞好整顿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能力,保证安全发电、供电。
全国已有的发电设备,是我们的前进基地。这些年来,老设备由于过份使用(我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甚至还提倡什么“一厂变一厂半”,以致失于维修。新设备由于制造质量有缺陷和配套设备不全,以及上煤、除灰、供水等基建工程未完,还有一部分出力不足,经过两年的努力,情况已大有好转,我们打算今年把这部分设备的能力基本完善化。这里顺便提一下,这两年天旱水枯,水电发得少一些,有的同志就说水、火电比例失调了,火电搞少了。其实,根本问题是水、火电发电装机太少了,没有一点储备。为了多发电,全国有许多水电站的水库没能合理利用,寅吃卯粮,甚至在死水位以下还长时间大量发电,浪费了很多水能,使水库失去了正常调度,破坏了综合效益,也给设备带来损失,这种做法,后果十分严重,必须下决心逐步扭转。
现有输变电能力严重不足。约有几十万千瓦发电能力送不出去。同时,由于过负荷,电压低,加大了送配电线路的损失,估计每年多损失了几十亿度电量。这都是必须加以整顿的。
严格执行计划用电。电力分配一定要从全局出发,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同类产品要择优供电。新建的项目,必须有供电协议,否则不应列入建设计划。现在很多地方由于超分、超用,使电网周波和电压下降,损坏了发电设备,损坏了用电设备,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如果这种作法不改变,总有一天会发生电网解裂、大面积停电的恶性事故。对于这种情况,请各地党政领导机关予以充分的重视,坚决制止不严格执行计划用电的状况。要狠抓节煤、节电的工作。一九七八年全国煤耗,平均每度电为四百三十四克,仅比历史最好水平四百四十二克,降低了八克,仍然偏高。我们打算在三年调整期间,经过努力,逐年降低六至七克,或者更多一些,这样每年可以节煤数百万吨。
一九七八年全国送电线路损失和厂用电约占发电量的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十七,我们打算在三年调整期间,经过努力,降低到百分之十五以下,这样可节电几十亿度。
各行各业都要厉行节约用电。这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电力部门要抓,全党全国要抓,要发动群众抓,各地都有不少很好的经验,一定要抓出成效来。
要做好以上这些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广大电业职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入细致地进行“四个坚持”的教育,认真调整、充实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敢抓敢管,狠抓队伍建设,克服无政府主义,消除派性干扰。恢复和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恢复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这个任务是很重的,各级电力部门要决心下大力气,依靠群众,扎扎实实地一件件办好。
最后,谈谈加强电网的统一管理的问题。
发展电网。电网愈来愈大,产(发电)、供(送变电)、销(配电营业)高度统一管理,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西欧、东欧的电网都早已跨过国界。我国建国以来,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不论大范围、小范围的电网统一管理,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好处:按照经济地理状况,合理利用能源,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加快建设速度(创造了使用大机组的条件);降低燃料消耗,保证安全发电、供电;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互相支持;在战时受到破坏时也可使电源恢复较快。林彪、“四人帮”以批判“条条专政”为名,否定大电网的优越性,破坏大电网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又由于各地区严重缺电,有的电网被拆散了,一些电网管理削弱了,给电力工业和用户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一九七五年国务院明文规定电网统一管理,这是合乎经济规律的。由于遇到干扰,这个正确的重大措施未能得到贯彻执行。我们一定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国务院文件所规定的原则,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最近国家计委提出的“跨省区的和一个省区范围内的电网由电力部统一管理,电力由国家统一分配供应”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在有关省、市的协助下,电力部门应当管好电网,把两个积极性拧在一起,把事情办好。
我们相信,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的广大电业职工的努力,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同心协力,坚持四个原则,解放思想,走中国式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新的长征途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努力增产,厉行节约,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电力工业一定能够变落后为先行,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