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良相大队广开生产门路由穷变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9
第2版()
专栏:走农工副集体富裕的道路

良相大队广开生产门路由穷变富
河南省淇县北阳公社良相大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由“穷”变“富”。
良相大队这个地势低洼,盐碱、内涝、干旱交替为害的穷地方是怎样走上富裕道路的呢?事情还得从一九七○年对第六生产队的辩论谈起。这个大队第六生产队,一九六八年冲破林彪、“四人帮”形而上学的种种束缚,大搞多种经营和集体副业生产,结果,两年翻身,不仅归还所欠贷款一万一千元,还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十万斤,社员生活明显改善。第六生产队的经验给群众很大启发。党支部引导干部、社员进行讨论。大家说,抓钱没有错,没有钱农田水利建设怎么搞?机器、化肥用啥买?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这年冬天,大队党支部制定了大力发展集体副业,实行以副养农的规划。大干一个冬春,收入现款十二万元。用这部分收入,解决了社员口粮的不足和大牲畜的饲料,还购买了化肥、打了机井,为加快发展农业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由上一年的九十五万斤增加到一百五十三万斤。
良相大队尝到了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的甜头,抓钱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广开财路,充分发挥本队五匠和辅助劳动力的作用,先后办起了十多种副业,全大队副业年收入增加到二十万元。大队党支部根据良相地洼坑多、沟多、水多、草多的特点,积极发展饲养业。去年,生猪饲养量达一千二百三十一头,一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猪五百六十头。与此同时,良相大队党支部还根据本大队的实际,办起了社队工业,每年收入达十五万多元。
队办工业的发展,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个大队基本上实现了农田灌溉、耕作、运输、粮食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