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从“谈马色变”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9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从“谈马色变”想到的
宋朝《二程全书·遗书二上》记载有“谈虎色变”的故事,说:“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最近,记者在云南省楚雄县农村采访,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苟且叫它“谈马色变”吧!
事情发生在红旗公社车坪大队。一天,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在一起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即《六十条》)。文件一读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中央的文件“是本好经”,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有的说:只要坚决按照中央文件去办,农村一定会很快变样。但是,当讨论到允许社员养马的问题时,“众莫不惊”。有的说,这是过去批判了的东西,现在又拿出来,是不是太右了?
真是“谈马色变”,可是为什么会“谈马色变”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一九六五年,车坪大队的三个共产党员私人养的马生了骡子。他们把骡子卖了盖起新房子。就这样,三个党员成了“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三面黑旗”,遭到批判。在文化大革命中,老帐新算,三个党员又成了“黑典型”,连大年初一那天他们都被“勒令”去接受批判。这件事,虽然时隔十多年,但至今谈起来,干部们仍然余悸未消。有的说“被整够了”,有的说“被吓怕了”。
私人养马生骡子,卖了骡子盖房子,就是资本主义道路吗?就是“黑旗”吗?大队党支部引导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有的说:应该批,不但当时批判是对的,现在我还认为是对的。理由是:养一匹马生下几匹骡子,卖一千多块钱,盖了新房子,石头不抬一块,就扫地住屋,是剥削,应该批判。还有的说:他们会盘算,卖骡子盖房子,生活过得富裕,不会盘算的就穷苦,形成了两极分化,不批判还行!大多数干部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允许社员养马,这是《六十条》规定的。他们三个人有养马经验,饲养管理好,付出辛苦,马匹发展快,增加了社会财富,是好事。马生了骡子,卖了骡子盖房子,即使不盖房子搞了别的什么,也是合理合法的,人家又没有去搞投机倒把,剥削他人。把人家当资本主义批,当“黑旗”拔,肯定是错误的。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社员养马,是《六十条》规定的,不是搞资本主义,不能乱加干涉。
“谈马色变”一事发人深思。记者在农村采访,类似的事还听到不少,诸如“谈牛色变”、“谈驴色变”、“谈蜂色变”、“谈自留地色变”,等等。在“四害”横行的年月,“资本主义的棒子乱打,帽子乱扣,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被取消,弄得许多干部、社员至今还心有余悸,这是不足为怪的。问题在于今天如何帮助干部、社员狠批极左路线、肃清流毒,在搞好集体生产的前提下,把作为集体经济补充的家庭副业尽快发展起来。不要再怕这怕那,唯独不怕国家贫穷落后了。车坪大队采取“弄清一件事情,提高一下认识,解决几个问题”的办法,是值得提倡的。
新华社记者 石玉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