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工商部门要根据群众需要组织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0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工商部门要根据群众需要组织生产
去年夏天,北京印染厂设计了一百种新的花色图案,拿到北京市百货大楼花布柜台展出,请顾客投票选择自己喜爱的花样。参加投票的有七百多位顾客。在这些花色图案中,获得一百张票以上的有二十四种。但是,在决定哪一种投产时,纺织品收购部门的同志却没有把投票的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他们只从获得一百张票以上的二十四种图案中选了五种,而在其余的图案中选了十五种。这样,七百多位顾客喜欢的花色图案,轻易地被商业部门的少数几个同志否定了。
差不多与此同时,北京市轻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联合请了一百多位行家,对北京生产的二锅头酒和另一种液体白酒进行品尝、评比。结果,液体白酒得分多。但是,商业部门有关人员却认为液体白酒质量不好,不同意安排生产。经工业部门力争,才同意让三个县办酒厂生产。
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很多。人们会问,工商部门为什么不根据群众的需要、群众的喜爱来安排生产呢?原因之一是,商业部门的一些同志总是相信个人的经验,而不愿倾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商业部门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同志,往往不大考虑群众的要求,又不虚心听取工厂的意见,他们把有些原料拿在手里,叫你生产什么就得生产什么,卡得很死,弄得企业没有一点活动的余地。这样,产品怎么能得到改进呢?
当然,产品不适合群众的需要,也有工厂方面的原因。因此,要改变目前商品长腿(群众不需要的积压商品)太长,短腿(群众需要的短线商品)太短的状况,最好的办法是,工业部门、商品部门双方密切协作,面向群众,面向用户。
新华社记者 何卓新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