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从各方面爱护农村基层干部——记武乡县东良公社党委书记张应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0
第3版()
专栏:

从各方面爱护农村基层干部
——记武乡县东良公社党委书记张应北
“基层干部很辛苦,一年到头和群众在一起,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我们要体谅到这一点”。山西武乡县东良公社党委书记张应北同志经常这样说。下面介绍的,是他任职八年来支持、关心、爱护生产队干部的几个故事。
支 持
一九七一年春天,东良公社高仁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一致推荐懂生产、爱劳动、不谋私的社员李良旺当生产队长。良旺因为自己家是上中农成分,姥姥家是富农,还有几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干还是不干?良旺找到公社书记张应北说了自己的想法。张应北鼓励良旺说:“出身不由人,咋走靠自己,既然大伙信任你,你就放心干吧!”于是,良旺勇敢地挑起了生产队长的担子。
第三生产队是有名的落后队,当时粮食亩产只有百把斤,总产从来没上到过四万斤。良旺当上队长以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大力抓水浇田,当年的总产就上升到七万多斤。以后,又逐年增长,一九七五年总产达到二十七万斤;工分值也增加了七角,达到了一元。正当良旺满怀信心准备夺取一九七六年夏粮大丰收的时候,“四人帮”煽起的妖风吹到了这里。有人攻击良旺是个只知道抓生产的典型,说张应北支持上中农子弟当队长是“阶级斗争熄灭论”。李良旺害怕了。一次,张应北和良旺一起劳动时,对良旺说:“说你只知道生产也好,光会抓粮食也罢,反正农业丰收了,对国家对社员都有好处。这些,群众看得见,他们会给你说公道话的。”老张的一席话解除了良旺的顾虑。
从此,良旺抓农业的劲头更足了。秋天收谷时,他每次挑的谷总比社员多,累倒了。张应北赶紧派人把他接到公社医院,免费治疗。良旺非常感动,病愈后立即找到张应北,要求到比较后进的一队去当队长。当时正是一九七七年的秋天,分配工作还没开始,张应北考虑到两个队的收入差别很大,建议他分配完再去。良旺说:“国家能够拿出钱来为我看病,我这么点小损失又算得了什么!”他病好没几天,就到第一生产队上任了。良旺和社员们一起努力抓抗旱,第二年夺得了夏粮增产。
去年七月一日,大队党支部根据李良旺的表现,决定吸收他入党。报送公社党委批准时,多数同志同意吸收;少数同志劝张应北注意“立场”,不要批准。应北同志耐心解释说,出身当然要看,更重要的是看表现。良旺带领三队社员把穷队变成富队,粮食总产由四万斤上升到二十七万斤;他为了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放弃一元钱的分配不要,主动到后进队参加六角钱的分配,使一个落后队赶了上来,这样的同志我们不接受入党,还要啥样的?公社党委正式批准了李良旺同志入党。政治上的关心,更鼓舞了良旺的革命热情。去年秋天,他又和大家一起夺得了好收成,粮食增产了一万五千斤,分红提高了一角钱。在年终召开的公社群英会上,良旺被评为公社的标兵。
关 心
有一年秋收刚结束,石仁底大队李俊亮突然到公社找张应北。不巧,张应北出外开会,秘书便问俊亮:“找他有什么当紧事?”俊亮说:“我这个大队主任已当了好几年,今年秋收也结束了,我想和书记讲讲,趁早换个主任,我实在干不下去了!”
张应北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很纳闷:李俊亮当大队主任四年来,工作认真,群众拥护,生产搞得不错,把一个后进队改变成一类队,年年被评为模范,为什么如今突然提出来不干了?张应北当天下午就到了石仁底大队。
原来,李俊亮不想当干部,是因为找不到对象,生活上有具体困难。以前,李俊亮在外边工作,一九七○年冬,因母亲有病返回农村。当时,这个队生产搞得不好,口粮少,工分值低,外村姑娘不愿往这里嫁,本村的闺女想出去,加上李俊亮已经三十四岁,年纪大,还不爱多说话,因此,一直找不到对象。李俊亮又得下地干活,又得料理家事,往往还没做熟饭,就得领着社员下地了。他经常为这个问题着急,不得已,才提出不当干部的要求。
张应北决心帮助他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有一天,张应北来到女社员李改弟家,了解到她丈夫死后,她拉扯拖累几个孩子的苦处,顺便把李俊亮的情况向她提了提。李改弟对李俊亮公正、俭朴、受群众拥护的情况也了解,只是耽心到一块生活,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怕他养活不了。老张给她算了一笔帐:“你们俩到一起,除了搞家务,还能下地劳动,一年下来,至少也做五、六百个工,还愁生活富裕不了吗!”几句话解除了改弟的顾虑,她说:“我倒没啥,不知俊亮是怎想的呀!”
第二天上午,张应北和李俊亮一块劳动,就给俊亮说了跟李改弟谈话的事。俊亮听了,觉得可以。可是到晚上,他又找张应北说:“我看不大合适,村里有人说,女大一岁,倒运八辈,她大我两岁,不是更倒运吗?”张应北说:“那是封建迷信,你怎么还相信呢?”接着,又说了些改弟人好,有管理家务的能力,爱劳动等优点。李俊亮和李改弟都同意了,不久就高高兴兴地结了婚。
两人结婚后,互相体贴帮助,生活过得很美满。去年,李改弟投工二百五十多个,还养了三头大肥猪,卖了二百七十多元,被评为养猪模范。改弟承担家务,李俊亮就再也不提不当主任的事了,一心一意地带领社员抓生产。去年,这个大队虽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仍然增产两成,社员口粮增加,工分值比一九七○年提高一倍以上。李俊亮被评上了先进工作者,获得了县、公社、大队的奖励。
爱 护
今年二月二十一日上午,武乡县召开劳模大会。东良公社出席会议的代表们,看到东良大队第五生产队队长郭贵才双手接过奖状和奖金,都不约而同地说:“贵才能够重新当上模范,可多亏了咱们的公社书记老张哇!”
原来,在一九七四年春天,东良大队李贵云因长年有病,欠下队里的口粮款三百多元。为了还债,他提出要卖掉三间房子。当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郭贵才,没有考虑贵云卖房的苦处,作妥善处理,自己却买了他的房子。李贵云没有住的地方,只得借别人的房子临时住,老婆因此和贵云离了婚。
郭贵才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干部社员对他非常不满,有的给他贴大字报,有的当面批评他是把个人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少人提出要撤销他的支部书记的职务,个别的人还要求开除他的党籍。
公社党委书记张应北知道这件事后,赶紧来到群众中。他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召开大小队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和大家一起分析郭贵才犯错误的原因,用党的干部政策统一大家的认识。张应北说:
“郭贵才同志的错误是很严重的,给我们的教训也是很沉痛的。贵才犯这样的错误,我也有责任。以前,我只看到他领着大伙闹生产,一把泥一把汗地上,放松了在政治思想上对他的帮助。现在,大家严厉批评他,这是必要的、正确的,但不能一有错误就打倒,要给他一个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会后,他对郭贵才又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使郭贵才受到深刻的教育,他在支部会和群众会上作了认真检查,主动登门向李贵云道歉,并拿出一部分钱帮助李贵云克服困难。
由于郭贵才同志较好地认识和改正了错误,公社党委和大队支部研究,决定让他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使郭贵才深受感动。他说:“我犯的错误是严重的,要真正取得群众的谅解还要有一个过程。五队缺少干部,干脆让我去当队长,用工作成绩来挽回给党造成的损失。”组织上同意了他的要求,郭贵才愉快地来到五队。他在工作中处处带头,样样做模范,还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在生产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去年,这里遇到大旱灾,但仍然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比前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去年腊月,第五生产队民主选举,大家一致选他继续当队长。今年县里召开劳模会,全体社员推选郭贵才出席会议,光荣地戴上了大红花。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刘喜群
中共武乡县委通讯组 张凤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