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掌声寥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0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为什么掌声寥落?
世芳
为时六年、几经曲折的苏美核会谈,五月九日由美国国务卿万斯宣布,已告达成协议。他说,新的条约“将增进美国及我们盟国的安全。它将抑制军备竞赛”,“可以为增加我们(美苏两国)之间的建设性及和平的关系开辟道路”。塔斯社更把新条约的签订吹嘘为“将成为进一步缓和和制止军备竞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话很动听,然而掌声寥落,喝倒彩的反而不少。在美国参议院中一些有影响的议员纷纷指出:这项条约“就它目前的形式而言,它对美国的安全是不利的”,使苏联有可能发展一种“赢得战争的能力”;“这个条约并没有结束军备竞赛”等等。由此来看,要使这项协议原封不动在美国参院获得多数通过,恐怕还是要大费周折的。
七年前,当苏美达成第一阶段核协议时,美国朝野的反对者可以说寥寥无几。但这次情况迥然不同,持强烈反对态度的不仅大有人在,而且越来越多,此中变化,原因何在呢?
人们记得,当时,莫斯科和华盛顿也曾给那项协议涂上种种美丽诱人的色彩,什么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制止军备竞赛,加强世界和平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莫斯科,竭力宣扬这将“开创了苏美关系的崭新纪元”,“苏美扩大在一切领域的合作”。似乎,从今以后,苏美关系犹如一条铺满鲜艳的玫瑰花的大道,在金色阳光照耀下显得无限美好!但曾几何时,苏美关系即由热变冷,甚至几次跌到了“最低点”。人们看到的现实,不是“开创”了“苏美关系的新纪元”,倒是“开创”了莫斯科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步步紧逼的“新阶段”;不仅引起苏美关系紧张的一些老争端没有缓和,相反,由于莫斯科的加紧扩张,双方关系更趋紧张,从而使“扩大苏美一切领域的合作”,变成了“扩大”两国在世界各地的白热化“竞争”,而“制止军备竞赛”也变成了苏联核武器的成倍增长。这一系列严酷的事实,使美国一些人士从幻梦中醒悟过来。这就是目前许多美国有识之士对核协议持怀疑态度的重要原因。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长科尔比就认为,“我们决不能依赖苏联的善意的表示”。
莫斯科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非自今日始,原是有案可查,有目共睹的。因而,谁要真以为单凭一纸协议就能使莫斯科改变本性,“安分守己”起来,若非欺人,即是自欺。
其实,所谓“抑制军备竞赛”,所谓“增加我们(美苏两国)之间的建设性及和平的关系”,绝不取决于哪个人的善良愿望。扩张和扩军,是超级大国的一对孪生兄弟。要扩张,必然要扩军。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是见证。尤其是那个后起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更富于侵略性。它的扩军有增无已。多年来,凡是有美国重大战略利益的地区,莫斯科总要想方设法打进去。一个极力扩张,一个尽力守住,待机反扑。双方争夺愈演愈烈,如最近在西亚和波斯湾地区。因此美国官方也不否认,美苏关系的特征是既“合作”又“竞争”,而“竞争”是长期的、主要的。《纽约时报》说得更坦率:苏美签订核协议“将会为他们腾出人力和物力来在世界各地进行其它竞争。签订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不能削弱这种竞争,原因很简单,竞争并不是由核武器引起的”。看来,这也许是对现实的一个真正的回答,也是为什么人们对这个一纸空文的协议反应冷落的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