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东京回合”贸易谈判剖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1
第6版()
专栏:

“东京回合”贸易谈判剖视
谷津
参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九十九国贸易谈判,从一九七三年九月在东京开始以来,经过了五年半的漫长岁月,于上月十二日在日内瓦达成了一项所谓世界贸易“东京回合”协议。这项协议要求彼此继续削减关税、拆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各种贸易障碍等等。在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停滞、保护主义又告抬头的今天,这个协议的草签,被认为是一个大的“突破”。
“东京回合”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确是来之不易。一九七三年九月这次谈判开始不久,就出现了中东石油价格猛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然后是美元下跌,各国国际收支亏空巨大,失业猛增,保护主义随之抬头。原订一九七五年底完成的这项贸易谈判实际已无法进行。在这当中,美国、西欧共同体和日本纷纷使用了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措施,同时,彼此指责,扬言要用报复手段威吓对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在它关于一九七七年活动的报告书中不得不指出:“世界范围的和令人不安的恢复保护主义措施”,“已经达到了三十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水平”。
但是,“东京回合”贸易谈判,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还是有需要的。美国参加谈判的特别代表斯特劳斯表示:“如果我们失败,整个世界付出的代价将是无法估量的。我们的市场将要关闭,失业将是经常性的,而且一些政府将会垮台”。因此,在一九七七年五月的伦敦七国首脑会议和一九七八年七月的波恩七国首脑会议上,主要西方国家的首脑对“东京回合”贸易谈判表示关心,并作了一些妥协。尽管其后西欧共同体和美国之间在农产品问题上公开争吵,日美之间、日欧之间也是贸易纷争不绝,但是一项指导今后国际贸易的法规,在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仍持有保留意见的情况下,上个月总算由四十一个国家的代表草签了。
长达十万字左右的最后协议,据说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削减关税,二是拆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由于直接关税目前只影响世界贸易的大约百分之二十,因此问题的重点在于对世界贸易有更大影响的所谓非关税贸易壁垒。这方面的情况异常复杂:有的国家对关税的估价方法和标准任意玩弄花招,有的政府在国家采购政策中歧视国外厂商,有的国家以所谓的
“违反卫生和安全标准”作挡箭牌阻止外国货物进口,有的在进口许可程序上进行刁难,有的任意征收反倾销税等等,据说其方法超过一千种以上。谈判结果,特别订出了所谓的“五项公平贸易法规”:公开各国政府的招标和采购,允许国外具有竞争能力的厂商参加投标;取消会损害别国贸易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津贴;对关税估价不得采取武断措施;取消以排斥入口为目标的所谓“技术、卫生和安全标准”;取消反倾销关税。另外还特别商定对民用飞机和零件的进出口贸易壁垒应加以彻底扫除。
尽管美国、西欧共同体和日本的一些政府官员和谈判代表声称“东京回合”协议是“有史以来”达成的一项“最大和最重要的一揽子贸易协议”,可是更多的人都抱着怀疑态度。本来,西方各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决不是什么协议所能解决的。而目前西方世界经济停滞、争夺市场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千方百计为摆脱经济困境而寻找出路,“东京回合”谈判规定的法规是否会被忠实履行更成了一个大问号。
“东京回合”谈判的付诸实施,必须经过有关国家国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其中,美国国会的批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可是几年来美国在对外贸易逆差巨大,国内钢铁、汽车、纺织、皮革等工业在进口商品打击的情况下,国会内保护主义情绪日益抬头。要通过这个“一揽子贸易协议”,阻力是不小的。西欧共同体国家,同样也受到强大的保护主义压力。
“东京回合”贸易谈判,正象在以前的“狄龙回合”和“肯尼迪回合”两次贸易谈判一样,主要是在占世界贸易百分之六十四的资本主义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特别是美国、西欧共同体和日本之间进行的。谈判的内容主要着眼于照顾它们的利益。至于贸易条件不利、工业竞争力量薄弱的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在“东京回合”谈判开始时,美国、西欧共同体国家的代表也曾经扬言要尽可能给它们提供更加优惠的待遇,但是实际上却等于一纸空文。不仅如此,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展开“更自由”的贸易竞争,第三世界国家的处境甚至会越来越不利。因为它们最没有报复能力,有些所谓对个别国家可以“有选择的限制进口”的条款,就自然而然地是专门针对它们的。第三世界国家对这个所谓的“比较自由”和“比较公平”的贸易体系普遍不满,也就不足为怪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