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绍兴县加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五定”生产责任制,建立四级干部岗位责任奖励制,调动了广大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3
第1版()
专栏:

绍兴县加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五定”生产责任制,建立四级干部岗位责任奖励制,调动了广大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
据新华社杭州五月二十一日电 中共浙江省绍兴县委在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的基础上,狠抓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三十多万亩冬种粮食、油料作物,穗大粒饱,丰收在望;春耕生产肥料足,进度快。
去年,绍兴县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生猪饲养量增长,社队企业发展也很快。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和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大胆抓经营管理分不开的。
长期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经营管理成了一个禁区,许多干部不敢抓,也不会抓。针对这一情况,绍兴县委在抓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中,首先注意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分清是非,大胆采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与此同时,还采取层层抓点、典型引路的办法,总结并推广好的经营管理的经验。目前,绍兴十个区、七十个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都有自己抓经营管理的点。县有关部门也都派出干部帮助下面抓点。
绍兴县委在抓经营管理时,特别注意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努力克服平均主义。例如,这个县过去从事农、工、副业的社员都是拿“对照工分”。就是务农社员一年拿多少工分,务工社员和从事其他各业生产的社员与之相对照,也拿多少工分。这样就使得从事各业社员的劳动好坏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联系,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今年绍兴县委在全县实行了定人员、定任务、定质量、定成本、定报酬以及有奖惩的生产责任制。在适当考虑从事各业社员的劳动报酬不过分悬殊的情况下,又使各业社员能够因为他们的劳动好坏、贡献大小在报酬上而有所差别。为了进一步解决农业内部、工业内部、副业内部社员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县委又采用按生产季节,制订小段计划,划分临时操作小组,实行定额记分的办法。此外,绍兴县还建立了区、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奖励制,从而把各级干部的职责同本单位各业的生产计划、指标,直接联系起来,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绍兴县各级党组织在狠抓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还注意培训会计人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