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不是味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4
第6版()
专栏:国际杞记

不是味儿
常筠
四月中旬,乌干达解放阵线宣布组成了乌干达临时政府,优素福·卢莱担任总统。
经过一阵盘算之后,四月底,苏联《真理报》就乌干达局势以《处于转折阶段》为题,发表了一篇评论,指责被推翻的阿明政权,说在他统治下,“国家缺乏切实可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纲领”,“国民经济崩溃”,“安全谍报机关胡作非为,逍遥法外。数以千计的人未经审讯就在兵营和监狱中消失了”,等等。
乍一看,似乎苏联对阿明压根儿就没有好感。但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真理报》这篇评论同苏联过去吹捧阿明的那些话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真理报》是在怎样艰难地进入“转折阶段”。
苏联为了把乌干达变成它在东非的一个立脚点,曾经多方讨好阿明。它的宣传机器曾经一再宣扬苏联同阿明统治下的乌干达的关系“非常真诚”。苏联领导人和报刊称颂阿明政权是“进步的非洲国家”、“是非洲的柱石”,说得真是热情洋溢。阿明则对苏联的赏识感激不尽。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苏联为乌干达帮了许多忙”、“苏联是一直站在我们这一边的”、“不要忘记苏联”。阿明甚至称苏联是“救星”。双方互相“关照”得很不错。
现在,莫斯科的“救星”突然讨厌起这根“非洲的柱石”来了。奥秘何在呢?一位常驻莫斯科的外国记者说得好,“苏联总是积极谴责曾经同它有过良好关系的后来被推翻的”领导人,以便同他们的继承人保持关系。一位西方外交官一针见血地指出:莫斯科显然是想把“一只脚踏进”乌干达新政府的“大门”。
耐人寻味的是,就是《真理报》的这篇评论,在“指责”了它的朋友阿明一通之后,又对乌干达临时政府表示怀疑。它写道:“乌干达新领导人的对内政策方针尚未确定下来”,而且“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联系到前一时期苏联电视台的评论:反对阿明政权“只有对国外反动派有利”和苏联《新时代》周刊对阿明被推翻表示“令人遗憾”的评论,可以看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阿明的消失的复杂心情,就象吃了辣椒又喝醋那样,不是味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