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北京图书馆“小少慢”的状况急需改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6
第4版()
专栏:

北京图书馆“小少慢”的状况急需改变
办好图书馆,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北京图书馆采访的过程中,深感图书馆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其中“小、少、慢”是三个最突出的问题。
首先是建筑面积小。北京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目前有九百八十多万册,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书籍还会大量增加。现在,书库饱和,许多新书无法上架,到处可以看到一捆捆堆放着的书报杂志,不能供应读者,不能发挥作用。工作人员着急,读者不满。
阅览座位少,是读者很伤脑筋的事情。为了在这里得到一个座席,每天清晨六点来钟就有人在门口排队,一直等到八点开门。北京图书馆各种阅览室共有七百个座位,而每天接待读者近两千人。当然,有些读者是借了书回去看的;但是,许多新到的外文期刊和各种工具书以及参考书籍,只能在馆里阅读,因此在阅览室看书的人占相当大的比重。每逢寒、暑假,来馆的大、中学生激增,更给阅览室造成很大的压力。
北京图书馆有一个扩建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动工。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切实措施,扩大阅览面积。例如,有的阅览室,读者少,座位多,适当调整一下,就可以改善这种有挤有闲的局面。另外,有一些部门,如国际书刊交换组、联合国资料组,有自己的独立性,平常与国内读者打交道又不太多,可不可以迁到馆外办公,把更多的空间让给读者使用?
再就是借书太慢。在外借组的方形借阅台前,从早到晚,十分紧张繁忙。工作人员相当辛苦,读者还往往等得不耐烦。借一本书,从找目录,填索书条,到借到书,有时要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也可能等了老半天,最后通知你,这本书已经借出去了。
为什么这样慢?据有关人员反映,主要是设备简陋,管理落后。工作程序和借阅手段,三十年来基本没变,大部分还是靠手工劳动。书库给借阅台送书的钢丝绳小牵车,跑动起来吱吱作响,又笨重,效率又低,有的单位和读者主动提出要帮助设计并制造一种自动化传送书的机械,却得不到重视和回答。其次,人员的补充和业务水平都不能适应藏书数量与读者人数激增的情况,因此感到人手不够,特别是第一线人员更显得紧张。另外,管理制度和服务态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是造成慢的原因之一。
在采访中,我们也听到读者提出的一些建议,对改进北京图书馆的工作可能是有帮助的。
一是应当积极开展对读者的调查研究工作。有关读者成份,阅读内容、目的、效果,图书的利用率等,是做好图书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情况。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配备好阅览室,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指导及图书宣传、采购等工作。据了解,北京图书馆从一九六六年以后,就没有做这项工作了。
二是扩大开架借阅图书。这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开架借阅,既大大方便读者,又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只要加强管理,不会出什么问题。
要改进北京图书馆的工作,关键还是加强领导。图书馆的领导成员要解放思想,深入实际,面向群众,倾听读者的呼声和要求,把工作抓好。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应当经常研究和检查图书馆的工作,及时帮助和支持图书馆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报记者 丛林中 欧庆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