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高原星火——米脂县高西沟农林牧综合发展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7
第2版()
专栏:

高原星火
——米脂县高西沟农林牧综合发展调查
目前,整个西北黄土高原上居住着将近四千万人民群众。据一九七七年一百二十三个县的统计,相当一部分地方粮食亩产只有三五十斤,每人平均口粮三百斤以下的有三十七个县,每人平均收入五十元以下的有六十八个县,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则不同,每人平均口粮稳定在四百五十斤以上,每人平均分配收入一百二十多元。一九七八年,每人平均向国家出售七十斤猪、羊肉,十多斤羊绒羊毛,交售一百多斤粮食。
西北黄土高原目前存在着单一生产粮食的严重倾向,而且长期陷于“越薄收越广种和越广种越薄收”的恶性循环局面。高西沟相反,原有三千多亩耕地中,粮田面积逐渐减少,不断退耕还林还牧,现在农林牧各占三分之一的耕地,形成“三三制”。粮田相当于一九五八年大量退耕前的三分之一,粮食总产量比当时增加三倍。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西北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又不到全国的一半。因此这里气候恶化,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现在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的泥沙为十六亿吨,其中十一亿吨来自黄土高原。高西沟的森林覆盖率比高原上的平均水平多出两倍以上,再加上兴修其它水土保持工程,早已做到泥沙不出沟。如果整个黄土高原达到高西沟现有的水土保持水平,不仅自然和生产面貌将大为改观,黄河也要变为清流了。
“因天制宜”
高西沟是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三千多亩耕地分布在四十座山、二十一条沟里,过去绝大部分是跑水、跑土、跑肥、跑庄稼的“四跑田”,亩产不到五十斤,收入也少。
原因在哪里?高西沟象高原上许多地方一样,主要是承受了前人遗留的一个大灾难:森林、草原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失去了生态平衡,气候恶化,各种自然灾害日益加重。只有通过造林种草,促进生态平衡,再结合采取其它工程措施,才能借助于自然力控制和征服自然灾害。这样做也是从当地实际出发,适应自然规律,去驾驭自然,这叫作“因天制宜”。
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历史与现实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表明旱、洪、风、沙、霜、雹等自然灾害的减轻或加重,都与林草覆盖条件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地方如不抓紧这件大事,不用很久,就会被荒沙吞没,连人也没有立足之地。
高西沟适应了自然的规律,使林草面积占据主要地位,并把林的建设当成最根本的建设,保证了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
付诸行动
高西沟的经验,是否可以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立即推广?从高西沟走过的道路来看,实行“三三制”,使林草占到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不是马上可以做到的。但是大力植树造林,结合种草,则完全应该付诸行动。高西沟一开始发展林牧业,也是先利用荒地造林种草。一九五八年前他们有六千亩土地,其中耕地三千多亩,其余的除了居民点、道路、河沟等外还有一千多亩荒地。他们最初就是利用荒地种了两百多亩草和一些灌木林,增加了肥料和畜牧业的收入,支援了农业,再加上修了少量梯田,从多方面创造了粮田逐渐退耕还林还牧的条件。这些荒地,至今也没有用完,发展林草的土地潜力是很大的。据水土流失严重的一百二十三县统计,耕地面积为一亿多亩,每人平均四亩六分,荒山荒地为耕地两倍以上。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据测定,黄土高原的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五十和分布均匀,才能调节气候,使草地水源得到较充分的保证,任务相当艰巨。根据高西沟的经验,这件事即使从现在开始大力提倡,抓紧抓好,也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因为空地较多,劳力、季节有限制,群众要在不误农时的情况下去植树造林。高西沟用于造林的劳动日每年不到总用工的百分之五。高西沟的干部和社员说:一开始不必顾虑这矛盾那矛盾,首先要利用荒地造林,连种三两年也不一定能够种满,在这段时间里,不挤粮食面积,与农业没有多大矛盾。
“过渡”的波折
当着高西沟进入退耕还林还牧的阶段,即由单一的粮田,向以林、草地为主的方向“过渡”时,便遇到林、草、粮争地等矛盾。
高西沟大队过去单种粮食。一九五八年发展了林草,粮、林、草占地比例形成八比一比一;一九六六年达到六比二比二;一九七二年成为三比三比三的“三三制”。他们在逐渐退耕还牧还林中遇到过一些波折,从中发现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也付出了许多代价,才取得如下一些经验和体会:
第一,退耕不能操之过急。一九六一年,高西沟因粮食面积减少较多,遇上旱灾,缺少一两万斤口粮,有一百多亩已经还林还牧的耕地,又毁掉林草倒退回来种了粮食。
第二,退耕不能一等二拖三观望。一九五六年开始退耕还林还牧时,全大队每人平均只有二百来斤粮食,要等粮食过了关再动手,也会拖延时间。他们的体会是,“过渡”时如有粮食拖腿,的确难迈大步。但是,那怕只退耕很少一点,也一定要努力迈出第一步。
第三,注意缓冲。高西沟是先搞一点林粮间作,争取在三两年内不会影响粮食产量,使林粮的矛盾缓冲一下。其次,是种一点绿肥作物,提高地力,搞草田轮作,也可以增加肥料、饲料和节约现金投资,使粮、草争地以及农牧之间的矛盾不太尖锐。同时,他们还修了一点梯田和改进了生产技术,争取尽快受益,基本上做到不断退耕和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尽量做到三者互相适应,互相促进。
第四,注意草的作用。从高西沟“过渡”的历史来看,草和牧业有“抢先”发展的趋势。原因是,草同农业的矛盾,小于林业,适应性强,比较稳产,三两年即可见效,造的林多半是灌木林,其中柠条等也是饲料,主要起了饲草作用。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肉、皮、毛,还保持了水土,开辟了肥源,使目前每亩农田的施肥量比一九五八年提高十倍以上,是粮田面积减少而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发展林业要重视质量。高西沟现在一千零五十亩林木中,油松、刺槐、杨柳等用材林仅有四百亩,苹果、桑、枣等经济林二百亩,其余是灌木林,涵养水源等能力不强。过去,因为受到粮食和收入太少等条件的限制,急于发展农牧业,解决粮食和现金收入问题,今后则更应加强林业的发展。他们说,去年一场大雨,米脂县三分之二的梯田、坝地等工程措施被洪水冲毁,许多地方减产,高西沟在林草等保护下梯田、坝地安然无恙,照样增产。
尊重经济规律
高西沟从一个单一的农业单位,过渡到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林牧为主的单位,这不仅符合当地自然规律,也符合经济规律。
在高西沟,平均每五十亩地就有一架山或一道沟,土地支离破碎,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相当困难。高西沟在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后,每个劳动日生产的粮食虽由一九五八年的十斤提高到四十来斤,也只能做到用粮自给,略有节余。所以高西沟不是理想的商品粮基地。相反,在发展林牧业方面,高西沟却大有用武之地。目前,他们在四条山沟里种了果树,在另一些山沟分别放牧牛、羊。
种植林草,是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整个高原的覆盖率提高了和分布均匀,等于有了抗御旱、洪、风、沙、霜、雹的全能工具,投资最小,效益最大。仅高西沟现有的林草和工程措施,即解决了泥土不出沟问题,每年保住几万吨肥泥。据有关方面在陕西丘陵沟壑区测定,同样情况下,林、草地的水土流失量相当于农田的六十分之一与四十分之一。而另一方面,西北黄土高原每往黄河输送一吨泥沙,其中含氮肥约一点二公斤,磷肥一点五公斤,钾肥二十公斤。人们说:
“滚滚黄河向东流,流的都是粮和油。”
俗话说,“前车覆,后车戒”。但是这些年,我们却不接受教训,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许多地方继续单纯搞粮食,广种薄收,“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仍在发展。有些同志说,“粮食不过关,林业顾不上”、“造林种草是远水,修田造地是近泉。”这些意见实践已经证明是不正确的了。现在是对照高西沟这面镜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尊重客观实际,并立即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高西沟的星星之火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
新华社记者 王焕斗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