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天涯萍踪——访美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7
第6版()
专栏:

天涯萍踪
——访美散记
蒋元椿
在休斯敦,我们在旅馆接待大厅边上的咖啡座午餐。去晚了,坐下来等待的时候,先来的同志用完午餐,陆续离座而去。窗外就是街道。在街这边人行道上,密密层层的防暴警察面朝外组成了一道人墙。街对面人行道上,一群男男女女的中国人,在蒙蒙细雨中打着台湾国民党的旗帜,在那里举行所谓“示威”。
突然从侧后方传来一个妇女用相当不错的普通话询问的声音:“请问:你是从北京来的吗?”
回头看去,侧后方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男一女,桌上放着两杯咖啡。男的是个瘦削的中年美国人,穿着一身蓝色工装,象个技术工人。问话的妇女是个略显憔悴的中国人,三十多岁,穿戴也很一般。两人都微笑地望着我。
听我回答“是的”以后,那位妇女高兴地说,“我们是来找代表团的,想见见邓副总理,不知道行不行。”
我说,由于美国政府采取的严格安全措施,这恐怕不行。我问她有什么事。
她指着那位中年美国人说,那是她的先生,接着自我介绍说,“我是台湾来的,来了六年了,已经入了美国籍。我先生是个很能干的人,会驾船,畜牧,建筑。我们有一个四岁的孩子,有一条小船,生活很困难。我们从加利福尼亚来,想找代表团,同中国做点生意。”
我说,代表团不会管做生意的事,你们最好去华盛顿找中国驻美联络处。她有点失望。沉默了一会,她问:“台湾和大陆能很快统一吗?”我向她介绍了我国人大常委会的《告台湾同胞书》和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以及台湾当局的反应,指出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她叹口气说,“台湾老百姓都希望统一,就是下面的意见上不去。上面不听。我们小的时候,父亲总是要我们只顾读书,不要去管那些事。”
她又沉默了一会,同她先生商量了一下,然后说,“在这里见不到人,那我们就回去了。”说着,她伸出手来,激动地问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握握手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立刻伸出手去,同她紧紧地握手。
她同她先生一起站起来,走到我的桌子跟前,掏出一张她先生的名片,写上她的中文名字,递给我。我站起来接过名片,又同她握了手。
她为她的匆匆离去解释说:“我们的车停在外面马路上,只能停一个小时,不马上去,可能就要被偷走。”我点点头,表示理解。她伸出手来,道了再见,同我握了第三次手,然后同她先生一起走了出去。
我坐下来,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她不过三十多岁。台湾在三十年前被从祖国隔离的时候,她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从她的中文名字看来,她大概是福建、广东一带的人。就象在祖国的土地上生长的一片小小的浮萍,生活的激流把她冲到了台湾,现在又把她冲到了太平洋的彼岸。但是她怎么能忘记那生身之地,那曾经抚育过她的母亲——祖国的大地,和那曾经和她一起在祖国的天地里呼吸的兄弟姐妹。在这万里迢迢的远方,三十年来她第一次见到了来自祖国的人。“回首乡关归路难”。三次握手,一声珍重,寄托着对祖国的多少难以言说的眷恋之情呵!
望着窗外那一群“示威”的人,我忽然明白了:在这些人中间,真正敌视祖国的能有几个?绝大多数大概也同这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妇女一样,只是想乘这个机会,看一看邓副总理和来自祖国的同胞,那怕只是一瞥也好。事实上,从美国东部到西海岸,我们所遇到的台湾同胞,都充满了作为祖国的一员的自豪感。他们直接走到你跟前,望着你的眼睛,微笑着说,“我是从台湾来的。”在白宫南草坪上,在美中友协为欢迎邓副总理而举行的招待会上,在旅途中,这样的场面太多了。
一位现在生活在西海岸、也是从台湾来到这里的美籍华人谈了自己的心思。他说,“我们盼望祖国统一强大,盼望中美建交,这是同我们自己的利益一致的。我们中国人,尽管入了美国籍,仍然同黑人、印第安人一样,是所谓少数民族,是受歧视的。祖国越强大,我们中国人在美国的地位也就随之而提高。中美建交以后,我们的地位就有所改善了。这就是我一直主张中美建交的原因。联邦调查局为此曾经对我进行调查,问我为什么这样主张。我说这很简单,因为对我有好处嘛。”这大概也就是在美国的中国同胞的共同的心思。
祖国呵,天涯海角,你的多少儿女在为思念你而黯然神伤,在为你祝福,对你寄以最美好的愿望。但愿你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使万里飘泊的游子得以在含泪的微笑中为你雀跃,为你欢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