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谁比他们更懂得胜利?——人民解放军某部生产进军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18
第2版()
专栏:

  谁比他们更懂得胜利?
  ——人民解放军某部生产进军记
本报记者 白原
在人民解放军某部出发生产的时候,一位同志在行军途中写给他的朋友的信里说:“我们走过许多过去我们与敌人作战时所走过的地方,每一个熟悉的城镇和乡村,都使我们记起了过去与敌人作战时的情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在鼓舞着我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叫做胜利?”是的,过去曾经以血肉去和敌人进行过生死的搏斗,而现在又以他们的毫不吝惜的劳动去进行祖国的建设的人,没有谁比他们更懂得胜利。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位班长黄录群,当他们行军路过一个小镇火车站的时候,在他的行军日记里写道:“过去在打仗时所路过的火车站都是乱七八糟,打得稀巴烂。今天看见的这个火车站实在漂亮,红色的屋顶,地上扫得光溜溜的。经过这里,真不想走,但是又一想,如果没有胜利,不去进行生产建设,怎么会有这样的好地方呢?”
班长黄录群说得不错,人民的胜利在鼓舞着他们,祖国的建设在鼓舞着他们。就在黄录群所在的那个部队,当他们行军去进行生产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四月里还下着雪,道路很不好走,而且还要爬过一个山头。但是当他们记起这一条路,曾经在过去作战的时候走过,他们立刻就兴奋起来,又唱又说,一直到走完了那个下雪的山坡。当他们路过察哈尔浑源城的时候,战士们记起前年二月进军绥远时曾经看见过的那一幢高大的寺庙。现在,当他们还没有进城,远远望见那一幢寺庙的时候,他们就想起了前年进军绥远时人民在这里欢迎他们的情景;又想起去年攻打太原的时候,这里的人民给他们献了一面大旗,后来,他们就把那面大旗插到了太原城头。
在生产的部队所路过的地方,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浑源县义家寨村,当生产的部队路过那里的时候,那天即在那个村子里宿营。有一个班的战士刘长瑞,当部队分配好了驻宿的房子以后,跑到那里一看,原来就是他们过去作战时在这里住过的那一家房子。战士们将他们过去打仗时住在这里的情形告诉这位房东,并亲切的探问他现在生活的情况。他把他的情形向战士们详详细细的说了一番,最后他说:“现在地也有了,要过好日子,就是要好好加劲生产了。”他并且还勉励战士们开往生产地点,胜利完成部队的生产任务,等生产回来再来住他的房子。
有个战士叫王占,蔚县下官庄人,在他家乡没有解放以前,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兵,张家口解放的时候才解放过来,人很老实,参加解放军以后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是个共产党员了。这次部队去生产路过他的家乡。那天部队里的一位同志陪他一同到了他的家里。陪他一同到家的同志把王占在部队里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情形详详细细的告诉了他家里,并说王占在部队里进步很快,现在成了一位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父亲、母亲、弟弟听了欢天喜地。他父亲已经五十多岁,当家乡还没有解放的时候,他就是村里的共产党员。王占在家的时候,也不知道父亲就是个共产党员。这次回家,父亲听到了王占到了解放军以后的情形,才把他在村里做革命工作的事情告诉王占。父亲说:自从王占被国民党抓去以后,国民党匪军和恶霸地主在村里天天绑人、杀人。那时候家里生活很苦,自己因为做革命工作,又没有时间多照顾家庭。后来家乡解放了,土地改革,家里又分到了地。王占自动参加了解放军,并且成了共产党员,一家人都感到莫大的光荣。最后他殷殷叮嘱王占千万不要想家,和同志们在一起好好生产,好好学习。临走的时候,父亲送王占他们出了家门,三个人一路谈着村里生产的情形,谈着部队生产的情形,一直谈了一里多地。
在生产的部队所经过的每一个城镇,每一个乡村,锣鼓喧天。人民远远地就出来迎接他们。因为怕耽误老百姓的生产,在部队所路过的地方,都想法不使老百姓预先知道,避免他们因欢迎部队而耽误春耕。但是尽管如此,老百姓还是预先就打听到开往生产地点的部队所要路过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吉家庄,因为预先不知道部队那天开到,那天部队到他们那里的时候来不及欢迎。等第二天部队离开他们村子的时候,他们就打着锣鼓,喊着口号把部队送出村外,一直送了十多里地。许多地方当部队离开的时候,农民们就扛着锄头跟在部队的后面,一边喊着口号送着部队,一边就走向自己的田地去生产。于是广大的田野和所有的村镇都沸腾起一片生产的汹涌的浪潮。它使人们看见,几千年来,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中国人民,今天也是第一次懂得了如何去巩固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