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桔乡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29
第2版()
专栏:

桔乡的变迁
以产“衢红桔”闻名的浙江衢县“桔子之乡”航埠区,由于贯彻了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方针,纠正了过去“向桔林要粮”的错误作法,实行了退耕还桔,现在这里的老桔树经过整理又茁壮生长,全区还新栽了桔苗十万多株。
流经航埠区的衢江两岸,种植桔树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县志上曾有“近衢州航埠沿溪三十里,夹岸桔树,花朝香雪弥空”的记载。这里产的衢桔,果大,皮薄,桔味浓,糖分多,易保管,畅销国内外市场。
“四人帮”作乱的年月,这里的桔园也遭到了一场浩劫。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桔子之乡也硬要搞“以粮为纲”,提出了“向桔林要粮”的错误口号,结果形成了“以粮为纲,柑桔丢光”的景况。这个区历史上最高产桔量曾达到八万担,“四害”横行时,下降到了一万五千担。这个历史上曾是全县最富裕的区,前些年变成了最穷的地方。
粉碎“四人帮”以后,衢县县委帮助航埠区委正确处理“粮桔矛盾”,积极发展柑桔生产。县委书记谢高华也来到老桔区,倾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帮助他们制订发展柑桔和粮食生产的规划。县委采取了切实措施,积极扶植这里的柑桔生产。他们给航埠区调剂了一部分粮食,使过去毁桔种粮的一千六百亩土地得以退耕还桔。县委还帮助这个区建立喷灌站,解决桔园的灌溉问题。区委一手抓老桔区的恢复,一手抓新桔园的开发,准备沿江再开辟一万亩新桔园。除了积极发展集体柑桔生产外,各社队还允许社员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桔,生产队供应优质苗木、农药,进行技术辅导,帮助社员多种桔、种好桔。
本报通讯员 李春波
本报记者 郭说传 沈世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