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驻武汉部队热烈学文化 某师三千文盲现在都识三百多字 学习联系实际生活战士前进信心增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18
第3版()
专栏:

  驻武汉部队热烈学文化
  某师三千文盲现在都识三百多字
学习联系实际生活战士前进信心增强
【本报武汉讯】驻武汉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展开了文化学习的热潮,数月来获得很大的成绩。如第四野战军直属警卫团原来识字二百以下的有五百九十八人,现在只有四十四人了。某师不识字的原有三千八百九十九人,现在识字三百以下的仅有三百余人了。该师原来只有一千二百六十七人能读《长江日报》,现已增至一千八百五十一人,能读《战士生活》的则已由一千六百七十六人增至二千四百九十六人。
战士文化程度的提高,直接增强了工作效能,如站岗时看证章、符号,读文件、公函等,一般均已不感困难。学习热潮开展之后,部队生活也活跃起来,“减员”现象从而消灭或减少了。一部分过去认为“大老粗没前途”的战士,在学习中树立了前进的信心。一些想家、想老婆、贪图享受等落后意识也澄清了。大家感到革命胜利,自己也有前途了。许多人反映:“文化学习好像一把钥匙,这一下可把咱们的脑门开开啦!”
各部在开展文化学习运动时,一般首先进行了思想动员,说明建立国防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首先必须提高文化;并耐心地说服某些不愿学习或对学习没有信心的战士,以消灭学习的死角。有的并抓住实际事例来进行教育,如发现战士接了家信不能自己看时,就以他为例子来启发大家重视学习。在教学中,注意了长期打算的方针,由浅入深。学习内容首先是着重国文;文化程度较有基础的则加入自然科学和地理、历史等。国文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用一致”的方法。如四野警卫团在识字课上,首先学习与日常生活与工作有关的字句:如“手”、“足”、“枪”、“借物条”、“请假条”等。文化程度高一点的则学习应用文,如便条、日记、通行证、报告、总结等。有的部队还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注意把单字联成词句;把复杂的字分解为几个字教;警卫团并创造“演习法”,如甲班学会了写借物证,就写借物证向别班借东西,借来后大家都很高兴。某师并选授一部分报纸、刊物上的通俗的、有趣的消息和文艺作品,以提高已有相当文化基础的战士的阅读能力;对文化程度较差的战士,则从党内组织文化程度高的同志,具体分工,负责帮助他们学习。某团并提出了“人人是先生,处处是学堂”的口号,展开了互教互学运动。此外,各部还建立了测验、点名、补课、汇报、公布成绩等制度,在学习中起了推动和保证的作用。
目前,各部学习已形成热潮。在休息时间,到处可以见到战士们在埋头用功,营房里没有闲人。有的战士在没有纸笔时,就用木棒、手指在地上画字。炊事员、通讯员们也抓紧时间学习。战士们并省下零用钱添购文具,如四野警卫团先后买了一千九百五十六支钢笔,七百支铅笔和大批纸张墨水等;某师去年十一月以前,战士们只有钢笔四千三百一十二支,今年一月已增加到八千七百五十四支。
(孙景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