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从典型看希望——“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08
第2版()
专栏:

从典型看希望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见闻
沿着风沙线西行万里的旅程中,那连绵不断的光山秃岭,浩瀚无际的沙漠戈壁,滚滚的风沙,浑浊的河水,都使我们深切感到建设“绿色万里长城”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而许多治沙造林、绿化荒山的先进典型,各族人民在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迸发出来的智慧和力量,又象沙漠中的绿洲那样,使我们在困难中看到了希望。
二月二十一日,我们走上河北省张家口北部的坝上,夹带着沙粒的“老虎风”就吼叫着迎头扑过来。一位“老坝上”说:象这样的八级以上的大风,这里每年差不多都要刮六十多次。风大,气候也显得格外冷,常常过了“五一”节还来晚霜,而国庆节未到大地又开始封冻了。正象清朝一位诗人描绘的那样:“一阵风来一阵沙,只见行人不见家,初冬未到冰先结,春老不睹桃杏花。”
这个风口就是正在建设的北方“绿色万里长城”中的一段。这样的地方能造起林带吗?事实很快回答了我们。在从张北县到沽源县的路上,一条条林带不断地从车窗外闪过。一进入沽源县黄盖淖公社林源大队,景象更加喜人,在一方方机耕条田的四周,一条条水渠、道路的两旁,都挺立着七、八米高的林带。新建的居民点,座落在一片密层层的林子里。
林源大队的老支书、现任公社党委副书记陈维宪告诉我们,三十多年前,王家营子(林源大队的旧村名)和坝上其它地方一样,没有一棵树,人们也不相信在坝上能种活树。一九五○年春天,从坝下弄来七百株树苗,栽了两亩林子。未过夏天,七百株树苗就有八九成变成了干柴棍,可是人们却从活下来的百把株小苗中看到了希望。大伙议来议去,议出了一个结论:不要说活了一百株,就是活一株,也说明坝上能栽树。经过不懈的努力,到一九七○年,全大队全部实现了林网化。在林网的庇护下,粮食总产量由一九六一年的五十七万多斤上升到一九七○年的二百四十八万斤,九年内增长了三倍。
王家营子种树翻身的事迹,帮助了全公社、全县以至整个坝上的人们破除了迷信。现在,张家口坝上已经有了一百三十万亩林子。一条条林带,一片片林网出现在坝上高原。
如果说从林源大队的事迹可以看到榜样的威力的话,那么乌审召人民的创举,就更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增强战胜大自然敌人的勇气和信心。
乌审召,是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的一个公社。文化大革命前,这里就以治沙造林闻名全国。三月十日,我们来到乌审召,正逢下雪,茫茫草原成了银色的海洋。唯有那一排排高杆旱柳,一丛丛沙柳、柠条,依然笑傲着鄂尔多斯高原的风雪。第二天,雪渐渐消了,我们才看出来:被一排排旱柳包围着的,原来就是长着优良牧草的人工牧场——“草库伦”。我们向公社副书记山丹提出存在心里的疑问:牧区要不要搞防护林?能不能造起防护林?
豪爽的女主人从乌审召这个名字的来历打开了话匣子:“乌审”,蒙古语的意思是打猎用的套网,“召”是大庙。因为历史上这一带是肥美的草原,有许多野生动物,乌审召由此得名。据说成吉思汗晚年曾在这一带屯兵。可是,明、清以来,由于大量垦荒,垦而复弃,草原迅速沙化。山丹说,他们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治沙种树建设人工牧场的。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全公社已在一千六百平方公里的沙漠里建成了三十八万亩“草库伦”。过去,这里仅有清朝乾隆年间在大庙里外栽下的九十二棵树,现在仅乔木已有一百三十三万棵。山丹还给我们提供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帮助他们测定的几个数据:每亩流动沙丘种二百四十丛沙柳、沙蒿,四年就能固定,并能每年提供干草二百斤,使近地表风速由八级降为五级;每亩种旱柳五十株、灌木、草二百丛,五年固定沙丘,并每年产干草一千五百斤,将八级大风削减为三至四级风;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亩旱柳每年可收二百六十斤干树叶,全社去年共收一百多万斤,解决了春羔一个半月至二个月的饲料。群众高兴地把它叫作“空中牧场”。由于抓了造林种草,全社牲畜便由一九五八年的四万九千多头,发展到了八万六千多头。
乌审召的经验并不完善。但它指出了一个方向:牧区也应当搞、完全可以搞防护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北、华北、东北有草原牧场五亿多亩,其中有不少和乌审召条件相似,或比它好,而“绿色万里长城”第一期工程,要求造基本草牧场防护林一、二百万亩,这个任务是不难完成的。
从毛乌素沙漠南沿顺着古长城西行,沙漠戈壁越来越大,雨量越来越少。在这地域辽阔的荒漠地带,能不能造起防护林来呢?甘肃省敦煌县南湖公社就是一个值得效法的样板。
读过唐诗的人一定记得“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有名的诗句。南湖公社,就在汉朝开辟的阳关道上。从那里往西南走,就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了。二千多年前,阳关附近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野马奔驰的地方,然而由于历史上人为的破坏,临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是一片流沙了。
解放后,南湖人民决心要改变这里的自然面貌。但是,在一九七○年前的二十年中,他们虽然抓了水,抓了田,却没有抓造林。一九七○年以来,他们在风沙前沿封滩育草;五个大风口都办起林场;顶着害风造起十六条林带;农田周围建设林网;渠旁、路旁、村旁、房前屋后年年绿化。时间仅仅过去八年,古老的阳关道终于重新变得万木争春,欣欣向荣。四千五百亩成片林和六百多万株“四旁”树,拱卫着这片绿洲。一九七八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突破了千斤,真无愧“沙漠中的小江南”的称号。
一个县、一个地区以至更大的范围,能不能迅速造起林带、林网呢?陕西渭北高原上的淳化县和榆林地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一九七三年以前,淳化的干部和群众,也曾面对荒山兴叹:“面积这么大,何年何月能绿化?”结果,二十多年过去了,包括国营林场在内,一共才造起五万多亩林,平均每人每年只栽了一厘多地的树。一九七三年以来,他们变教训为动力,一年准备,三年大干,五年就绿化了二十万亩荒山。如果黄土高原上的一百二十三个水土流失重点县,都能象淳化那样,下定决心,持续苦干实干,黄土高原也就不难变成绿色高原,黄河变清,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的日子也不是遥遥无期了。
新华社通讯员 李一功
新华社记者 黄正根 傅上伦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