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历史悲剧不能重演——话剧《名优之死》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09
第6版()
专栏:剧评

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话剧《名优之死》观后
晓东
一九六一年“五·一”节前的一个晚上,敬爱的周总理在百忙中来到首都剧场,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田汉同志早期代表作《名优之死》。演出一结束,周总理立刻走进后台,热情地祝贺同志们演出成功,并且高度赞扬了田汉同志在剧中所体现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十八年后的今天,《名优之死》又在首都舞台上和广大观众见面了。可是,当年曾经高度赞扬过这个戏的周总理已经离开了我们,剧作者田汉同志也在受尽折磨后饮恨九泉。而经过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暴考验,《名优之死》不但没有被摧垮,反而增添了新的生命力,赢得了更多的观众。今天,对照总理当年对这个戏的评价,再来看看这个戏,就感到更加亲切。
《名优之死》所展现的是五十多年前旧中国舞台的一个侧面。在那个豺狼当道,人吃人的社会里,从台前到台后到处充满了血腥、陈腐、肮脏的气味。剧作家用满腔热情歌颂了老艺人刘振声热爱艺术,忠实艺术,以艺术为生命,敢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一代名优刘振声是一个严肃、正直、对待艺术极其认真的人,不管演什么戏,他都使尽全身力气。同行劝他“马马虎虎过个场,凑凑合合就算了”,他说:“咱们吃的是台上的饭,玩艺比性命更要紧啊。”可是在旧社会被人看重的不是“玩艺”,而是钱、势。如果不向有钱有势的人低头,不要说“玩艺”,就连性命也是保不住的。刘振声为了把“玩艺”传下去,费尽心血培养徒弟刘凤仙成为著名青衣,而当刘凤仙成名后,却被“流氓化的绅士”杨大爷引诱而逐渐堕落下去。刘振声痛心地说:“我没有儿女,只想在这个世界上得两个有天分、看重玩艺的实心徒弟。这个想头也不算是太过份吧。”可这个不算是太过份的想头,在旧社会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杨大爷代表的是旧中国反动、腐朽的势力,当时还是很强大的,他们掌握着一切,操纵着一切。你看,他坐着新汽车,手摇文明棍,横行于剧场内外,随意辱骂艺人,公开戏弄女性,而人们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刘振声只是对他稍稍表示不满,就立刻遭到了种种陷害。刘振声不但没有力量挽救刘凤仙,自己也被活活气死。
田汉同志通过刘振声悲惨的舞台生涯,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旧中国黑暗的统治,揭露了杨大爷这批“坏蛋”、“孬种”、“是我们梨园行的死对头”。尖锐地指出,不推翻腐朽、黑暗的社会制度,正直的人就没有活路,真正的艺术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杨大爷这批“梨园行的死对头”被打倒了,刘振声的“想头”实现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林彪、“四人帮”这伙把自己打扮成无产阶级文艺旗手的坏蛋,继承了杨大爷和历代反动派的衣钵,又给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他们把百花盛开的文艺园地搞得一片荒芜,在他们横行的日子里,谈艺术就是犯罪,正直的人没有活路。多少青年被他们引诱到堕落的歧途上去;多少老艺术家象刘振声一样被他们活活整死。就连中国戏剧界的老前辈,堪称当代名优的田汉同志,也没有逃出他们的毒手,和刘振声一样悲惨地死去。残酷的事实说明:林彪、“四人帮”这伙比“杨大爷”还要阴险、毒辣的刽子手,是无产阶级文艺最凶恶的敌人。
重温历史的悲剧,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坚持党的领导,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不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文艺的敌人就会卷土重来,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就不能健康存在、迅速发展,老一辈艺术家的愿望就永远不能实现。
在文艺园地百花盛开的今天,再来看看《名优之死》是很有好处的,它会告诉我们应该爱什么,恨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历史悲剧不能重演,让我们深深记住过去的教训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