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普希金的故居和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0
第6版()
专栏:

普希金的故居和故乡
戈宝权
今年六月六日,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诞生一百八十周年纪念。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是享有极高的地位的,被尊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这也正如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的:“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面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别林斯基还把普希金的著名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称之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也这样讲过:“他第一个把文学家的称号,提高到在他之前所难以达到的高度:在他看来,诗人是人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的表达者,他的职责就在于了解和描写出生活中的一切现象”。正因为这样,普希金的不朽的艺术创作,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史上,形成了整个的时代;同时它们也丰富了全世界的文化宝库。
作为一个普希金的生平与创作的研究者和翻译介绍者,我对于普希金是怀有特别的热爱和崇敬的,因此每逢到了他的诞辰或是忌辰的日子,许多有关他的美好的回忆,就时常萦回心头。
一九三七年二月,全苏联人民举行普希金逝世百年祭的活动,我正在苏联,因此能有机会访问了诗人的故居和故乡。二月十日是普希金因决斗而死的日子,这天我参加了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上举行的诗人的铜像迁移和揭幕典礼。高兴的是看到在铜像的台座上,重新刻上了普希金本人在《纪念碑》一诗中所写的原有的几行诗: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
唤起人民善良的感情,
在我这残酷的世纪,
我歌颂过自由,
还为那些倒下去的人们,
祈求过宽恕同情”。
当一八八○年最初建立普希金铜像时,由于沙皇当局非常害怕普希金的革命诗句,就把提到残酷的世纪那句改成为“是因为我的诗歌的生动的优美对人民有益”,从而贬低了普希金的诗歌的革命意义。
二月十八日是普希金安葬的日子,我特地从莫斯科赶到列宁格勒,然后再乘火车到他的故乡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去。在列宁格勒时,我访问了同普希金有关的地点和他最后的故居,这就使我想起了普希金讲过的一句话:“在这儿每走一步路,都在内心里勾引起我对往日的回忆”。我先访问了在列宁格勒郊区的普希金城。这里原名沙皇村,是叶卡德林娜女皇修建的夏宫的所在地,一九三七年为了纪念普希金才改了名称。这里有普希金读过书的皇村中学,也是他度过了六年岁月的地方。我又访问了在冬宫广场附近莫伊卡河十二号二楼的普希金的故居,他从一八三六年十月迁居当地,住了不到四、五个月,就因决斗重伤,最后只讲了“生命完结啦!”一句话就弃世长逝。这所故居是按照他生前的样子布置的,有会客室、餐厅、书房、藏书室等。他生前的不少遗物还被保存着,人们可以看到他用过的鹅毛笔,他写的最后的书信,他的珍贵的藏书和他决斗时穿的背心,甚至还有作家屠格涅夫保留的当普希金逝世时从他的头上剪下的一绺头发。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能回想起普希金生活的最后的日子。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普斯科夫省,这是普希金祖传的和他父母的领地,普希金在一八一七年和一八一九年都到过当地,一八二四年到一八二六年,他被沙皇宪警当局在当地禁居了两年。这个期间他写成了叙事诗《青铜骑士》、《茨冈》,历史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几章。一八三五年的五月和九月他又两次来到当地,留下了《我又重新访问》一诗。在普希金故乡的地点上新建了纪念馆,他的老奶妈住过的小屋也还被保存着。我曾经几次冒着严寒和风雪,乘着雪橇去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普希金常去的邻近的三山村。沿途的雪景是那样迷人。枞树和菩提树林是那样美丽,就如普希金所写的:
“严寒和太阳;多么奇丽的日子!”
“冬天来啦,……农民兴高采烈地乘上雪橇去开辟路径。”
“……我又重新访问了那一角土地,我曾经作为一个被放逐者
在那儿度过了两年不知不觉的岁月。”
普希金的墓地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不远的圣山镇。我恰好住在圣山镇的旅店里,在旅店后面的山坡上就是圣山修道院,因此我在早晚时常爬上山坡,去瞻仰诗人长眠的地方。普希金在决斗逝世以后,沙皇当局就下令把他的棺柩秘密地运到圣山镇安葬,不得举行任何仪式,沙皇尼古拉一世就是这样埋葬了一位伟大的俄罗斯的天才诗人。
一九五六年五月间我重游列宁格勒,除参观了普希金的故居之外,还访问了苏联科学院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它又名“普希金之家”,是苏联研究普希金和编辑出版普希金全集的中心。我查阅了普希金的手稿,浏览了普希金的私人藏书,通过当时所收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出,普希金在他的一生当中对中国是怀着很大的兴趣的。他阅读过不少俄文的和法文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并藏有俄译的《三字经》和法译的《赵氏孤儿》。他写过一些提到中国的诗歌作品,甚至在《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手稿中,还写有“中国的圣人孔夫子,教我们要敬重青年人”的诗句。
他在一八三○年一月十七日还曾写信给沙皇宪兵总督班肯尔多夫,请求允许他随同派往中国的使团一同访问中国,但这个请求被拒绝了。要是普希金当时能够访问中国,不用说,在他的文学遗产中会留下不少关于中国的诗章、游记和书简的。
普希金虽然没有能来到中国,但在二十世纪初,他的名字就传到我国来了。一九○三年,他的著名小说《上尉的女儿》又被译成中文,题名先译为《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又名《花心蝶梦录》。从那时候起,普希金的作品不断地和大量地被介绍到我国来,被广播,被朗诵和演唱,受到广大的读者和听众的热烈喜爱与欢迎。
(附图片)
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H·盖(一八七五年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