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走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访束鹿县九街大队和栾城县西许营大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1
第3版()
专栏:

走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
——访束鹿县九街大队和栾城县西许营大队
记者最近到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访问了两个农工副综合发展的大队。两个大队的实践证明:农工副综合发展是我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正确的路子。
集体和社员都富起来了
束鹿县辛集公社九街大队人均五分四厘地(其中粮田四分二厘),合作化后,单一经营农业,总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每年吃统销粮七、八万斤。从一九六一年开始,他们把大队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搞起了几项副业,以副养农,一九六五年实现了粮食自给;一九六八年后又逐步搞起了奶牛场、肉鸡场、猪场和貂场,办起了有车、钳、铸、锻、铣、冲、焊、镀等的机械加工厂。一九七○年后,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去年,粮食亩产一千五百多斤,总产七十二万八千六百斤,人均口粮五百斤,农工副牧各业纯收入三十九万二千多元,公共积累达到一百二十万元,相当于单一经营时的一百二十倍,社员年终分配人均一百七十五元。
栾城县楼底公社西许营大队人均一亩地,过去单一经营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农业机械没钱买,化肥靠贷款,社员们劳动一年,除得一些口粮外,分配往往不能兑现,是个高产穷队。一九六八年,第六生产队搞起了漂染、晒图两项副业,一年纯利润一万五千元,支援了农业。一九七二年第六生产队亩产过千斤,社员日子好过了。大队领导从这个队得到了启发,大队也办起了面粉、铸、模型加工厂,各生产队分别办了合线、做鳔、绘画、染线工厂。去年,大队粮食亩产一千二百多斤,给国家的贡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口粮五百三十五斤,收入一百五十八元;固定资产五十七万七千多元,流动资金二十七万四千多元。
这两个大队以束鹿的九街比较有名,有很多本地和外地的人前去参观学习。多数人从九街经验中得到启发,也有少数人认为,九街地处“直隶一集”(即生产皮毛加工品有名的辛集镇),条件特殊,学不来。九街的主要特殊条件是地处城镇,能工巧匠比较多一些。但有的条件是可以创造的,西许营把石家庄工厂里的老师傅“请进来”,不也同样把工副业搞起来了吗?任何先进单位的经验都有基本经验和具体经验两个部分,我们要学的是基本经验,具体经验是不能照抄照搬的。九街有个很赚钱的养貂场,因为当地有个宰兔的冷冻库供给它兔头作貂的饲料,如果你没有这种条件,依样画葫芦去搞个养貂场,当然会失败。九街大队在向别的先进单位学习时有一条经验:“适合我条件的,学过来;不适合我条件的,不学;我有这个条件而他没有的,我就搞起来。”如果我们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有点辩证法了。
为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这资金如何积累?据栾城县统计,一亩耕地每年积累只有五、六元,而单单实现农业机械化,估计每亩地平均就要二百元,如果靠种植业积累资金,农业现代化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九街大队十一年来为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二十八万九千元,为水利建设提供资金十万零五千元,为农业用电投资六万九千元,主要靠的是队办工业的收入,其次是靠副业、牧业的收入。大队现有农业机械二十六台件,农用机具二百九十五台件,机井五眼,地下管道四千米,农用总动力达到四百九十马力,平均一点二亩一马力。机械化后,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都大大提高了。西许营大队五年来工副业纯收入一百五十七万九千多元,为农业投资七十一万八千多元,给农业机械作业创造了条件。九街大队和西许营大队的事迹说明,综合发展农业工业副业牧业(应当还有林业),是为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
就地安排节余的劳动力
九街大队和西许营大队目前距离农业现代化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即使这样,他们目前田间劳动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后,就节余下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九街大队总劳动力三百四十个左右,没有实现机械化前,农业劳力占总劳力的百分之七十六左右,实现机械化后,以去年为例,农业劳力只占总劳力的百分之二十一点八。西许营大队总劳动力五百二十名左右,过去农业劳力四百四十人左右,现在农业劳力三百人左右。两个大队节余下来的农业劳力,多数安排到正在发展起来的队办工厂中,其余安排到副业和牧业上。
我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也多,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妥善安排节余的农业劳力,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七亿农民即使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进城,就不得了。象九街大队和西许营大队这样,既改变了农业生产手工操作、多数人搞饭吃的落后局面,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就地安排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过程中节余下来的劳动力,适合我国国情,具有重大意义。 本报记者 黄岳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