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总结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教训 打破“一斗二批三整”程式 吴县帮助低产队发展生产改变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5
第2版()
专栏:

总结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教训 打破“一斗二批三整”程式
吴县帮助低产队发展生产改变面貌
据新华社南京六月十三日电 新华社通讯员张功璞、记者周振丰、袁养和报道:打破对后进队采取“一斗、二批、三整”的程式,主要用帮助发展生产的办法改造低产队,这是中共江苏省吴县委员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采用了这个办法。目前,这个县已有一批低产社队的面貌得到改变,夏粮单产普遍增长两成以上,多种经营得到了较快发展,早稻栽插质量也好于往年。
吴县是苏州地区提供商品粮最多的一个县。这个县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不少社队粮食亩产超“双纲”、过“一吨”,而东部地区的十三个公社,生产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低的队亩产还不过千斤。怎样帮助他们迅速改变面貌,是加快全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
前几年,县委曾多次派工作队去改造这批低产社队,但成效不大。今春,县委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出过去改造低产队收效不大的教训,主要是: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工作队一下去,往往按照“一斗、二批、三整”的程式,揭盖子,整班子,批“资本主义倾向”。群众称这种做法是:“从四类分子开刀,在社员身上搔搔,换一批干部收梢”。弄得干部泄气,群众灰心,生产上不去。这一回,县委决定改变过去那一套做法,从切切实实地抓好生产建设做起。
今年年初,县委专门成立了改造低产社队的指挥部,除县级机关干部外,还从高产社队抽调了一批有生产经验的干部、农业技术员,组成蹲点组,深入到东部地区的十三个低产公社。蹲点组的任务和方法是:不搞运动抓生产,不当“司令”当“参谋”,帮助掌权不夺权,生产上出点子,劳动上做样子,使所在社队实现增产、增收、增贡献。
蹲点组到低产社队以后,帮助制定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恢复和发展养鱼、养鹅、刺绣、编织等传统副业项目。许多由高产社队派出的蹲点组成员,积极传授发展多种经营和办社队企业的经验,有的还在设备和原料上给予必要的支援。
吴县东部地区的一些低产社队,耕作历来比西部地区粗放,影响稻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蹲点组的同志把西部地区的稻麦高产经验和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了东部地区,对今年三麦增产和促进水稻生长都起了很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