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宿县县委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帮助低产队发展生产 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5
第2版()
专栏:

宿县县委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帮助低产队发展生产 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
本报讯 安徽宿县县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基础差的社队解决发展生产中的问题,使这些社队的干部和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坚定了决心,加快了把全县建成商品粮基地县的步伐。
宿县地处淮北平原,是个适宜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好地方。近年来,每年都向国家贡献商品粮一亿多斤。如何为国家多做贡献?还有没有潜力可挖?县委在深入学习和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中,联系实际,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县有二十二个公社,南部的八个公社占有耕地一百多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六,但这里的生产不太好,粮食产量很低。如果能把这些社队的生产搞上去,就能大大促进全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为了把这些社队的生产搞上去,宿县县委采取了这样几条措施:
一、帮助解决生产资金的不足。开始有一些干部和群众认为,国家叫我们搞商品粮基地,我们举双手赞成,但要人有,要钱无,国家不给钱不好办;还有的认为,顾了抓粮食,就顾不得抓别的,把生产商品粮同发展多种经营对立起来。县委认为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不对的。对这些基础差的社队,国家在经济上是要给以优先支持。但是,光靠国家给钱不行,国家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宿县的做法是:一方面国家给一些资金,今年一至四月份,县银行已拿出二百多万元有息、无息贷款和无偿投资,帮助这些社队购买了一些急用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帮助这些社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向多种经营要资金。
二、帮助解决肥料的不足,培肥土壤。自去年秋季以来,全县共拿出三万吨化肥,其中大部分分配给南部八个公社,平均每亩四十斤,比其他社队平均多十斤。县委还特别要求这些社队大种绿肥。去年夏秋两季,南部八个公社共种各种绿肥十多万亩。今年这些公社还将进一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
三、帮助发展井灌,不断提高抗旱能力。这个县共有打井工具一百四十多部,其中有一半给了南部八个公社,每眼机井配套经费补助也比其他社队多。今年一至四月份,这里共打六百多眼井,预计到年底还可再打一千多眼,连同原有的,平均每个生产队可有三眼机井,灌溉和抗旱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政策。县委有两名常委具体分管这些社队的工作。他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帮助公社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宿县县委这样做,有效地调动了这些社队的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他们满怀信心地说:“党这样关心俺们,政府这样帮助俺们,俺们一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好好地干,尽快把农业搞上去,为四化多做贡献。”今年这些社队的小麦长势比历年都好。春种作物也都苗齐苗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