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小熊猫”为什么能畅销几大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5
第2版()
专栏:

“小熊猫”为什么能畅销几大洲?
扬州玩具厂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装潢,把原来呆头呆脑的毛绒玩具“熊猫”,装扮得神气活现,千姿百态,受到欧、美、澳、亚几大洲儿童的欢迎
编者按:此文饶有兴味地说明,小“熊猫”为什么能起死回生,畅销国际市场,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个厂的职工有一股急起直追,不甘心落后的劲头。有了这股劲,就能在革新上下功夫;就能虚心倾听用户的意见,积极改进产品质量。扬州玩具厂的经验告诉我们:精神状态一改变,小厂子也能创名牌,为国家多创外汇。
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间,有一种畅销的儿童玩具——“扬州熊猫”。去年一年,有几百万只“熊猫”,飞越关山,远涉重洋,成了欧、美、澳、亚几大洲儿童的怀中宝、座上客。
今年三月,国务院一位负责同志,拿“扬州熊猫”做例子,鼓励全国各地生产出口商品的单位,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
这话传到扬州的时候,我们正在“熊猫”之家——扬州玩具厂采访。厂里的同志把我们带进出口展品陈列室,一进室内,别有洞天!大小“熊猫”,千姿百态:有的站,有的坐,有的蹲,有的卧,能左顾右盼,会抱球击鼓,象在清溪边戏耍,如在竹林中穿行,神气活现,异趣横生。看见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玩艺儿,不由得连声叫好!
扬州玩具厂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厂,只有五百多名职工,连同厂外加工的不过一千八百人,一年能制造五百多万件玩具,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产品供应国际市场。就是这样一个以手工操作为主、设备简陋的小厂子,去年一年为国家创外汇九十几万元,获得利润四十几万元。
为什么这里出的“熊猫”能畅销几大洲?说来话长。这种毛绒玩具早在六十年代就已问世,但是,由于其貌不扬,名声不好,一度跌到淘汰的边缘。一九七二年,国际上掀起一阵“熊猫热”:熊猫牌水杯、熊猫牌香烟、熊猫牌金笔接二连三地出来了,这唤起了扬州玩具厂职工“推陈出新”的兴致,决心把扬州“熊猫”推进国际市场!他们对“老熊猫”采取四项革新措施,用上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装潢,这样一来,本来是呆头呆脑的“熊猫”,脖子也会活动了,还换上一身洁白的绒毛,胸前挂上一块耀眼的金牌,嗬,真神气!经过这一番精心装扮之后,新一代的“熊猫”就拥进外贸市场了。各国客商一眼看中,纷纷争购。过去的“老熊猫”是一打一卖,现在的新“熊猫”改为一只一卖,过去每只售价零点七美元,现在增加到五点八八美元。一登“龙门”,身价倍增!在一九七二年春季广州交易会上,两万只“扬州熊猫”还供不应求。
商品对路适销了,可不能麻痹。国际市场瞬息多变,儿童们对玩具的兴趣也常常转移。扬州玩具厂职工时时注意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他们努力探索:外国的“米老鼠”为什么经久不衰?我国的“小熊猫”就不可以急起直追,畅销全球?!他们把全部工作的基点放在经常的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上:翻阅各种样本资料,揣摩儿童心理,倾听用户呼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同外商接触,听取意见,一有合理化建议,马上就干,不见效果不罢休。
在这里,不妨举“熊猫眼”的改革做例子:有一次,一批外商到扬州玩具厂陈列室参观和座谈,有位客商望着一只“熊猫”的深红的眼球,自言自语地说:“眼球发红,象射出凶光,孩子们会害怕啊!”说话的无心,听话的留意,厂里陪同人员马上把意见反映到加工车间,车间立即给一只“熊猫”换上一对淡色的眼球,送到客人手中,再次征求意见。客商们望着那双柔和的熊猫眼,啧啧赞叹:“很好,很好。你们改得真快!”当场表示要订货。这件事,应当引起所有长期关门造“车”、搞“十年一贯制”的工厂同志注意。扬州玩具厂的这种工作热忱和办事效率,不是应该很好学习,迎头赶上吗?
“扬州熊猫”,一九七二年重登国际市场以来,同各国小朋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世界玩具行列中占住一席地位,为什么?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扬州玩具厂的职工狠抓“三性”(时间性、适应性、竞争性),搞“四新”(新品种、新材料、新装潢、新工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抓这“三性”、“四新”,就没有我们厂的生存和发展。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目前,他们正在找差距,挖潜力,狠攻“体笨关”。外国一只五六十公分的大玩具不到四两重,我们一只五六十公分的“笨熊猫”,体重半斤多,孩子可以当拳头打人、闯祸。扬州玩具厂制成一种十公分“小熊猫”,仅这一个新品种就出口了一百多万只。真个是:十里春风扬州路,“熊猫”一代胜一代!
本报记者 黄际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