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反对浪费是挖掘企业潜力的重要一环 北京重型机器厂发动群众检查物资、资金、设备、生产等方面的浪费情况,并采取措施,挖掘企业增产节约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5
第2版()
专栏:

反对浪费是挖掘企业潜力的重要一环
北京重型机器厂发动群众检查物资、资金、设备、生产等方面的浪费情况,并采取措施,挖掘企业增产节约潜力
据新华社北京电 北京重型机器厂主要制造轧钢、发电、锻压、化工等设备,在去年的全国八大重型机器厂行业竞赛评比中名列第二,被评为学大庆先进企业。这个厂的干部、群众最近用算账的方法检查了一下生产中的情况,发现在先进企业里,浪费现象也十分惊人。
只管生产,不计消耗。这个厂生产的水压机锻件,“肥头大耳”,与设计要求相比,普遍超重百分之十五到三十。有一个锻件,设计要求十四吨,实际重量达到二十一吨。全厂一年出售的锻件,按平均超重百分之十计算,就多耗好钢一千五百多吨,损失近二百万元。
废品率高。这个厂生产的发电机转子,去年一年就报废了十三根,损失一百五十多万元。今年头两个月,又报废五根,损失五十三万元。
这个厂的产品大多批量小,生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但是,过去不是用改进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的办法来提高产品质量,而是不惜工本多投料,以数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往往投五台毛坯,保三台合格产品,或投四台毛坯保二台产品。如二三○○轧机,国家计划安排三台产品,却投了五台的毛坯,个别零件投了七至十台毛坯。仅这一项产品留下没用的毛坯就重一千五百多吨,价值一百三十多万元。
工作缺乏周密安排,管理不细。这个厂的炼钢车间由于没有四吨以下的小钢锭模,每次浇铸大钢锭后余下的不足四吨的钢水,就作为“注余”钢水倒掉成了废钢。去年一年,炼钢车间和铸钢车间倒掉的“注余”钢水就达四千三百多吨,损失一百三十多万元。
还有相当一部分浪费现象虽然发生在企业,但却主要是经济领导部门的瞎指挥造成的,责任并不在企业。而且,这种浪费比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浪费要严重得多。例如,上级有关部门曾经在一九七四年组织这个厂参加制造七五○轧机的会战。但是,轧钢机是给那个钢铁厂生产的,却一直没有定下来。几年来,这台正在制造过程中的轧钢机已三易其主,最近有关领导部门又通知工厂说不搞了。可是,这个厂已先后为此投资一千多万元,每年仅偿付银行贷款的利息就要支出五十万元。占用工厂的这笔流动资金由谁来承担,现在还是悬案。轧钢机一旦不搞,已经制成的部件和专用配套件也统统成了无用之物。
从北京重型机器厂的实践看,要反掉浪费,工矿企业、经济领导机关的领导思想上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改变对浪费现象见惯不惊的精神状态,加强责任感,把浪费看成是极大的犯罪;一个是要坚决按照经济办法管理企业,“大锅饭”切切不可再吃下去。
这个厂党委书记刘才说,我们许多干部,成天辛辛苦苦,上级给一项重要任务,拚死拚活也要完成,可是完成任务花了多少钱,是赔还是赚,就很少考虑了。厂里在物资、资金、设备、生产方面的浪费,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元,为什么没有层层动员,认真分析,坚决反掉呢?究其原因,就是对浪费的危害性认识不深,没有把浪费看成是极大的犯罪。发现了漏洞,找到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现在,北京重型机器厂党委层层发动,开展反浪费活动。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浪费现象,边揭发边整改,已经收到了成效。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大大加强,经济效果也开始表现出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