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党委机关为什么变相开旅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5
第4版()
专栏:

党委机关为什么变相开旅社
我们是从事饮食服务工作的干部,感到国营饮食服务行业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管理体制、跨行业经营等等。这里仅反映一下各级党委大办招待所变相开旅社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们这里有普遍性,而且至今有增无减。
据一九七八年十月初步统计:河南省信阳地区地、市、县委先后办招待所二十四个,有房间三千七百六十七个,床位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个,超过国营旅店一倍半以上。信阳地委在信阳市办了三个招待所,有床位一千六百个。地委领导同志还嫌不够,又在潢川县盖了一个第四招待所。光山、固始、商城各县都嫌过去一个招待所收入不够多,都又盖起了新大楼,开设第二招待所。固始、罗山、息县、信阳等县的城郊公社看到办招待所很有油水可捞,也都上行下效,在城内或郊区办起了招待所。
这些招待所为了与国营旅店争生意,不惜一切手段招揽旅客,有的故意把房间价格订高一点,抽出一部分钱来补助伙食,让国家多开支,个人少花钱。有的名曰招待所,实际上不论什么客人都允许住,并供应一些紧张的消费品来吸引旅客。招待所越办越兴旺,国营旅店有的几乎被挤垮,企业利润计划完不成,干部职工背起思想包袱。新县地处大别山区,比较偏僻,流动人口很少,城镇只有一万多人,原有容纳三百多人的招待所就很难住满,又盖起一座容纳四百多人的四层大楼。为了招待所方便,县委决定把县饮食服务公司在汽车站营业的食堂,交给了招待所,造成旅客买不到饭吃,影响很不好。
党委机关办招待所为什么这样容易呢?主要是滥用了党的权力。具体手段,一是利用商业机构调整合并之机,无偿占用商业部门的房屋财产;二是挪用国家其它建设资金。如信阳地区第一招待所是一九六九年无偿占用地区供销社的房屋,占用后连续盖了四幢楼房,还兴建了花山、养鱼池。第三招待所是无偿占用地区商业局和地区百货公司的房屋,也是扒了平房盖大楼。信阳市把即将竣工的“豫南饭店”强占去办公。后来,他们盖起了新大楼,房屋也不退还原单位,而改成了招待所。商城县为了抢占中心区招揽旅客,除了县城内的招待所外,又投资一百多万元在国营旅社门口盖了五层大楼的第二招待所(挪用兴建水库的移民款五十万元)。
党委机关为什么这样热衷于办招待所呢?主要是利用招待所的收入作为自己的“小金库”、“小家当”,花用方便,甚至挥霍浪费。办招待所,一不纳税,二不上交利润,赚了钱可任意摆布,领导沾光。如一九七七年,信阳地委某书记买茶叶十斤,连同茶叶盒十个,计款八十八元,全部由第三招待所报销。他私人请客,分文不付,让三所招待饭、菜、烟、酒。他爱人两次叫招待所做家具,共做了三开门大柜三个,两开门大柜两个,箱连柜两套,共用木料二点四立方米,仅算了零点八立方米;应付款六百多元,实付二百多元。罗山县委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八年上半年,每月利用招待所请客,开支最少二千元,最多八千元,全年总计三、四万元。类似情况其他县市也有。
党委机关感到办招待所是个赚钱买卖,是掩护挥霍浪费的一个法宝。他们对国营饮食服务行业漠不关心,而把人力物力都集中用在办招待所上,把国营饮食服务行业熟悉业务的领导干部,技术较高的厨师、理发员都调到招待所。造成国营饮食服务行业领导力量弱,技术人员少,业务清淡,利润积累减少,设备陈旧,干部职工背着思想包袱。新县饮食服务公司的旅社被招待所挤得每月收入还不够付房租,没有办法,只好把旅社房间包给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家属作宿舍。他们留了几间房子,平时旅客住不满,到县委召开大会时,停止对外营业,旅客又无法安排。致使国营旅店收,收不了;开,开不好。国营饮食服务行业有的领导和职工气愤地说:“如果党委认为国营饮食服务行业不需要,可以砍掉,把我们调走,何必把我们放在这里受罪?”
我们认为党委机关变相开旅社,是一种不正之风。它只会助长党委机关的特权和资产阶级作风,破坏国家财经纪律,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饮食服务市场统一安排。我们建议:
一、取消或减少各级党委机关举办的招待所,如需要,地委可保留一个小型招待所,适当收费,精简行政管理人员,真正以招待为主,一律不准对外营业。不允许公社在城内办招待所。
二、把精简下来的招待所房屋和人员移交各级国营饮食服务部门,平时为旅客服务,地县委召开大会时为会议服务(编者按:这里也应运用经济手段,按章交纳食宿费,并应考虑解决开大会时一般旅客的食宿问题)。如果信阳地区将现有招待所床位交由国营饮食服务行业经营,每年可为国家增加很大一笔收入。
河南信阳地区蔬菜饮食服务公司
李超 姜廷武 吴志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