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从“抢凳子”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5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从“抢凳子”想到的……
去年十二月的一天,汉阳餐馆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顾客抢到一个小方凳,为了怕别人“抢”走,凳子上特地放了一双筷子,然后就去端豆皮。他端了豆皮转来,发现凳子不见了,就与另一顾客发生争吵,两不相让,影响很不好。
汉阳餐馆还不算凳子奇缺的典型。
武汉市饮食行业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很少添置桌凳,破旧凳子维修又没有木材指标,加上十多年来的丢失、损耗,早已不能维持正常营业。据九十六家国营餐馆不完全统计,有桌子三千六百九十多张,需要凳子两万九千三百四十多个,现只有一万一千九百五十多个。
饮食行业的凳子为什么这般奇缺,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合理,企业没有自主权。如汉阳餐馆,是武汉市名餐馆之一,地处钟家村闹市区,也只有三十多张桌子,七十多个破旧凳子。他们曾向上级打了一个购置两百把木质靠椅的报告。去年九月十五日,报告上报区饮食管理处;十一月二十二日,区饮食管理处又上报市饮食公司;十二月四日,市饮食公司又上报市二商局;今年二月二十二日,市二商局又把这经过半年“旅行”的报告批回汉阳餐馆。但结果如何呢?请看:
区饮食管理处经过反复考虑,认为这个餐馆是汉阳地区最大的餐馆,后面又在兴建外宾大楼,应该配置好一点,于是,将两百把木质靠椅改为镀铬钢管靠椅。市二商局认为,餐馆接待外宾不要那么多,只批了六十四把。餐馆的同志觉得,六十四把也好,于二月二十三日高高兴兴地拿到市财政局去审批。市财政局负责审批的同志认为,汉阳餐馆没有接待外宾任务,不容分说,一笔勾销了。而餐馆不仅镀铬钢管靠椅落空,连木质靠椅也没有得到!
权力过于集中,束缚企业手脚。一个餐馆购置凳子,购多少,购什么样式的,应由企业自己作主。特别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明文规定,饮食行业的桌椅板凳不属于“社会集团购买力”之列,而有关行政领导机关却把它纳入控制之内,使企业需要不能买,干着急。
行政管理机构层次重叠,企业办事困难。一个餐馆买一些营业用的凳子,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必须逐级上报,层层审批,闹得下面“求了爷爷告奶奶,磨破嘴皮跑烂鞋”,结果,一处卡壳,全部告吹。
凳子的问题说明,不能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这么一层层处理问题,不利于发展我们的事业。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精简那些不必要的行政管理机构,拆掉关卡,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企业。
武汉市饮食公司 尹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