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是“好得很”,不是“乱得很” 甘肃省地、县委宣传部长学习班同志谈农村政策落实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6
第2版()
专栏:

是“好得很”,不是“乱得很”
甘肃省地、县委宣传部长学习班同志谈农村政策落实问题
本报讯 据《甘肃日报》记者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正在我省农村逐步落实。情况怎样?有两种反映:一种认为“好得很”,另一种认为“乱得很”。
究竟是“好得很”还是“乱得很”?最近我们采访了全省地、县委宣传部长学习班的同志。无论是个别交谈,还是开会座谈,特别是听了那些前一段就在生产队里亲自蹲点落实两个文件的同志的介绍,情况跟“乱得很”的议论完全相反。他们认为: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的根本目的,就是扫除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余毒,在农村工作上彻底拨乱反正,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把农业搞上去。这两个文件已发挥巨大作用。许多同志列举了大量生动的材料说明了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形成的那种“上地一窝蜂”、“出勤不出活”的现象,正在得到纠正,劳动效率开始提高。各地、县同志普遍认为今年春耕生产进度快、质量好。东乡族自治县今年春播时间比前些年缩短了三分之一。凡是贯彻两个文件好的地方,都出现了社员“要活干、争活干”的局面。有的地方因为出勤的人多,劳动效率高,出现了“没活干”的情况,开始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增加集体和社员收入。山丹县红寺湖公社今年实行“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春耕准备工作提前完成,当时没有活路,公社认为这里正是拾发菜的时节,就让社员开展这项副业生产,仅十天时间全社平均每人收入三十元,既有利于社员,又有利于国家。表现最明显的另一点是,实行“五定一奖”后,正在改变前些年“吃大锅饭”时形成的那种“众人老子无人管”的现象,社员的责任心增强了,再加上国家实施收购农副产品加价的政策,干部社员信心很大,正把心往增产上操,把劲往增产上使,许多人“干春天活,想秋天事,干今年想明年”,开始出现了社员“把队里的财物当自己的一样爱护,把队里的事当自己事一样办理”的新气象。文件下达之前,秦安县五营公社麻沟二队有十六辆架子车,无人管理,只有一辆能用;实行“五定一奖”责任制后,责任到人,一个早晨,社员自己想方设法就修好了八辆。康乐县鸣鹿公社洼滩大队上洼地生产队,往年路旁的地人踏牲畜踩无人管,今年一搞“五定一奖”责任制,很快路旁地边就搭起了黑刺墙。队干部高兴地说:“都这样干,我们工作也就有劲头了。”表现最明显的第三点是,生产队有了一点自主权,开始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平调劳动力的作法有所纠正。民乐县产的红头大蒜是出名的,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把种蒜斥为“资本主义”,限制种植;今年贯彻两个文件,由生产队决定种植计划,全县种大蒜四千五百亩,比去年又增加了一千多亩。劳力安排也是这样,前几年这个县对当年生产与长远利益处理得不当,全县统一抽调了近两万人的农田基建专业队,影响了当年生产;今年把抽调的劳动力全部退回,由生产队安排,受到群众欢迎。变化最明显的第四点,就是集市贸易开放后,社员互通有无,“手头活了”,有些困难的地方初步改变了前些年人口外流的状况。社员觉得日子有盼头了。在集体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现在农村还出现了四多:即养鸡养鸭养羊的多了,栽树种菜的多了,修庄子做家具的多了,搞家庭副业的多了。群众满意地说:“中央制定的政策得民心,顺民意,多年来没有过的心劲又上来了。照这样办,不愁农业搞不上去。”
既然如此,“乱得很”的看法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座谈、个别访问,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我们有些干部长期受林彪、“四人帮”的影响,习惯于一声喊到底,搞命令主义。在贯彻执行两个文件过程中又用“雷厉风行”代替细致的工作,用“硬推”代替经过试点逐步推广,情况千差万别,却要搞成“一刀切”,发生了一点缺点、毛病又惊慌失措,认为政策“偏了”,不做工作,却站在一旁埋怨。二,林彪、“四人帮”混淆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对农村卡的很死。多年来,我们许多干部接受了那一套,宣传了那一套,执行了那一套,在那个轨道上走熟了,以为取缔集市贸易、自留地就是堵资本主义的路子,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就是社会主义,如今开放了集市贸易,又搞“五定一奖”、按劳分配,觉得跟前几年的死框框不一样,就视为离经叛道,“乱得很”。三,还有一小部分同志家里劳力少,人口多,前几年搞平均主义还好混,现在一搞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就感到日子难过,想不通,觉得不仅“乱”,而且有些“糟”。在座谈中,许多同志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种是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只要认真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方法得当,多做工作,问题是不难解决的。第二种是革命过程中必然有的。现在拨乱反正,总会有一些思想禁锢的同志用原来的标准衡量问题,必然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歪脖子看戏,往往把戏看歪了”。我们要做思想转化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学习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补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课,促使他们摆脱极左路线的思想束缚。第三种也是难免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任何政策决不会使人人满意;如果绝大多数人满意了,我们就应该抛弃个人的考虑,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只要农业生产搞上去了,个人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决不可因自己个人利益受到触动,就怀疑甚至阻挠党的政策的落实。
那么,现在全省贯彻两个文件的进展状况如何呢?据各地、县同志介绍,已经普遍动起来了,但是仅仅是个开头,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怕“反右”、“纠偏”、“挨斗”,贯彻得还很不得力,有的迟疑、观望,文件卡在他们那里还没有直接同群众见面;有的文件虽然同群众见面了,但是只念了念,群众记了些个别条文或者某些话句。比如只记住了搞作业组要实行“包工到组”,却忘记了“统一核算”;只记住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却忘记了对存在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必须加以克服,结果产生了一些片面理解。由此可见,现在根本不是什么“过头”,更不是什么“纠偏”的问题。社员怕的不是什么“乱”,而是怕政策变。他们说:“过去是困难来了定政策,生活好了变政策,运动来了批政策,我们就怕以后再变政策。”如何使两个文件很快全面落实?在座谈中,许多同志认为当前的阻力主要来自极左思潮,首先要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肃清极左流毒,澄清干部中的糊涂认识,冲破各式各样的思想束缚。其次,要原原本本地宣传两个文件,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把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政策上来,真正做到把政策交给群众,逐步全面落实,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坚持政策兑现,取信于民,促进农业持久地、高速度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