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艺术的生命是真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8
第3版()
专栏:文艺随笔

艺术的生命是真实
吴思敬
宋朝人马正惠,收藏了一轴《渡水牛图》的名画,据说是五代名画家厉归真所作,因而很珍爱。有一天,他把这轴画挂在书房透日光,有个农民从门外见到了这幅画,便禁不住吃吃地笑起来。马正惠问农民何以发笑,这位“泥腿子”不慌不忙地说:“我不懂画,牛可见的多。牛在斗的时候,尾巴是紧紧夹在两条大腿之间的。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那样高,太不象了,我笑的就是这个。”
这个故事谈的是绘画,但它所阐明的道理——艺术的生命是真实,却适合于一切艺术形式。
列宁说:“人民听过各种各样的鼓动,听过白卫分子的,也听过立宪会议派的。如果认为人民跟着布尔什维克走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鼓动较为巧妙,那就可笑了。不是的,问题在于布尔什维克的鼓动内容是真实的。”当然,文艺不同于新闻报道,它容许虚构、夸张和想象,艺术真实与新闻报道的真实不能划等号。但是,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艺术的真实决不能背离生活的真实。前面提到的那轴《渡水牛图》,仅牛尾巴这样一个细节不真实,就遭到农民的讥笑,更不用说那种完全歪曲生活的作品了。
真实的东西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我国古代诗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强调作家要到生活中去,亲自观察体验。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其中有一章要写保罗既金诺会战。为了把这一章写好,他亲自到那里去查看战场,并画了一幅有地平线、村庄、树林、道路、太阳移动方向等的地图,而且把这些和历史文献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这种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的态度,对他写好《战争与和平》起了很大的作用。
林彪、“四人帮”极端仇视文艺的真实性。他们首先举起反“写真实”论的棍子,把建国十七年来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优秀作品一棍子打死;继之又抛出“主题先行”、
“从路线出发”等黑货,引导作者脱离实际,凭空捏造。在他们的毒害下,文艺领域公式化、概念化空前泛滥,作品成了“路线斗争”的图解;而他们毒汁四溅的阴谋文艺,更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滋长蔓延。
“四人帮”虽然垮台了,但是在文艺真实性的问题上,他们那些谬论的流毒仍然没有肃清。我们有些作品的情节、人物极为相似,很象一对“孪生姐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来编造故事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那样的复杂,那样的千姿万态,你把它纳进一个框子,变成一个公式,这怎么叫人相信呢?难怪群众对这类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不感兴趣了。读者和观众是最公正、最有权威性的批评家。一切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作品必将得到他们的肯定;一切虚假的作品必将遭到他们的冷遇。
“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让我们牢记这个道理,并且努力在深入生活上下功夫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