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心灵的呼号——读张志新烈士的歌曲后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20
第6版()
专栏:

心灵的呼号
——读张志新烈士的歌曲后记
吕 远
《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同志送来两份张志新烈士的歌曲影样,让我做些校对和勘误的工作,并写点关于如何演唱的意见。张志新同志的遭遇曾经深深刺痛过我的心,偶一想起来,就有一种莫名的愤怒和悲哀,所以看歌曲时比较激动。这两首歌曲初看时觉得并不特别出色,而且看得出张志新同志没有斟酌过作曲的某些规律,于是我准备做某些订正和修改。但仔细吟唱过两遍之后,我的心弦被这些朴素的乐句深深地击中,以至于我忘记了谱面上的某些不妥,开始沉思起来。晚间我又在灯下长久地默唱这些忍着巨大的痛苦和激动而书写的字迹,我觉得她不是在用音乐素材来作曲,而是用她的心在呼号。她在《谁之罪?》里唱道:“呼唤没回应,喉干泪水净。”“今天来问罪,谁应是领罪的人?!”这是多么撕裂人心的象雷声一样的语言!可以想见,张志新同志在狱中谱写这些乐句时眼里含的已不再是煎熬得浓涩的泪水,而是带着血丝的怒火。她选择的不是精雕细刻的音调,而是她随时能操起的一切尖硬锐利的武器,直向敌人的头上掷去。我似乎看到她那受伤而浮肿的嚅动的嘴唇和不停书写着的微微颤抖的手指。《谁之罪?》这是一首我多年来没有见到过的、如此真挚、如此犀利的、深沉的战斗抒情曲。演唱这首歌曲时的感觉不应是一个在法庭上受审的人,而是一个面对着整个世界来审判历史罪人的巨人。这是一个大义凛然的“强者”的声音。由于是强者,演唱时完全可以用胜利在手、成竹在胸的气概去唱得从容不迫、深情而又自信。
《迎新》则是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抒情歌曲,但它不是一般抒发小我情愫的歌曲,而是一首充满必胜决心而又做好必死准备的气贯长虹的歌曲。“十五年前的这一天,我庄严地宣读了誓言,……十五年后的这一天,我严肃地接受党的‘审判’!……为什么还没有落案?时间和实践将公正裁判!……”这段曲调写得这样深情、激越而又镇定自若。特别是“追求真理,坚持战斗”以后直到“用胜利去迎接春天!”写得十分流畅有力,隐涵着一种熊熊燃烧的、象火山熔岩的感情。我默唱这些歌曲,我越来越感到这不是唱歌,而是心灵的呼号,是纯真的共产党员党性的呼号,是真理的呼号,也是血的呼号!因为她分明在她的未来里看到了自己鲜血迸流的闪光。她坚信真理和人民必胜,但也清楚预见到个人命运的危亡。我仿佛看到了张志新同志那双闪烁着深邃目光的眼睛,看到了她那如此孱弱而又比钢铁更加坚强的、在敌人枪弹射击下傲然挺立的身躯。但令人悲痛欲绝的,却是这么好的一位同志,这么深刻感人的歌声,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却连半句也没有唱出来,在她被屠杀以前,哪怕是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让她发出声音也好,然而她的这些感人肺腑的、鞭笞邪恶的、比刀剑更为锋利的歌声却被野蛮而卑鄙地扼杀了。她死的时候连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来,因为她被残酷地破坏了发声的生理机能。人民呵,让我们记住这个时刻吧!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罪行,是人类良知的奇耻大辱。这个被残杀的张志新同志,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不是作曲家的最好作曲家,是我真正的老师之一,我由衷地敬爱她、钦佩她,而且要老老实实地学习她。她用整个心灵去歌唱她所对之丝毫不爽的真理,用那被镣铐紧锁的双手去谱写人民的未来和展示她大无畏的胸怀,这是我要终生牢记的。她象泰山一样稳健、象黄山笔峰一样刚直的形象,使我深深感到我必须象她给曾真同志最后诀别书中的一句话:“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做一个真正的强者面对世界。是的,她的歌曲是强者的歌声,革命者的歌声,战士的歌声,并且是人民意志的歌声。我除了更动了几处记谱上的误差之外,没有进行任何修改。我认识到,并不是我在校正张志新的歌曲,而是张志新的歌曲在改造我的音乐观。这就是我在看了这几首歌曲之后想对广大读者说的几句话。同时我想借此作一个呼吁:每一个歌唱家呵,每一个业余的歌唱爱好者呵,为了能替我们这位可敬的姐妹发出她被扼杀了的歌声,为了能让她说出她想要向我们这些生者所要说的话,请您们用她生前的心情,来唱她的这两首歌子吧!并且请您们按照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在她的原作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改革它,使它在千百万人民的嘴里传唱和扩大,汇成一个震撼一切魑魅魍魉的永远隆隆作响的巨雷轰鸣!使它成为邪恶势力面前的一声断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