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南方水田机械化为什么发展慢?——从一个侧面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23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南方水田机械化为什么发展慢?
——从一个侧面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我国南方水田地区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投入的劳动力却约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百分之六十。二十多年来,南方水田机械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水稻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犁田、插秧、收割等主要作业基本上还是手工劳动,没有摆脱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耕作方法,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很低。
为什么水田机械化发展慢?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比如,自然条件限制,复种指数高;人多地少,劳力不好安排;机械不适用,质量不过关;农艺农机互不适应,互相脱节等等。其中有些原因与经济管理体制有关,这篇文章就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加以探讨。
(一)给劳动力找出路,要放开眼界,解放思想,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南方每人占有的耕地面积比较少,劳动力多,安排不当,是会成为发展机械化的一种阻力。但是,只要把实现机械化同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开拓更多的生产领域,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地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这种阻力是可以克服的。过去,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设置了种种禁区,搞这个是“方向不正”,搞那个是
“资本主义”,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捆住了人们的手脚,使大家只能在“粮食”上打圈子,路越走越窄,地越种越瘦,人越搞越穷。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变。许多社队依靠集体力量,广开生产门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副、工综合发展。实践证明,不砸碎林彪、“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劳动力不会有出路,农村经济不能繁荣,水田机械化也发展不起来。
南方的许多省区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现在只是在“两分田”上做文章,“七山一水”没有很好开发利用。实现水田机械化,把劳动力从“两分田”上解放出来,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逐步创办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社队企业,将创造比现在多得多的社会财富,城乡人民也将得到更加丰富的生活消费品。举一个例子:湖南省有一千一百万亩油茶林,现在亩产茶油五、六斤,如果抽出劳力进行垦复,亩产可以达到二十斤以上,全省每年就可多产茶油一亿多斤。而宜于种油茶的山林还有五、六千万亩,光这一项,就可以解决很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是劳动力由农业逐渐向工业转移的过程。我国人多地少,底子薄,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可能是农业劳动力由生产粮食逐渐向多种经营、社队企业转移的过程。
不久前,林业部举办了一个木材综合利用展览,展出了许多精美的家具。这些物美价廉、深受观众喜爱的家具,都是利用山区砍伐下来的非规格材做成的。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家具奇缺,为什么不能组织有条件的社队生产这些家具,来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呢?因为现在一些地方规定,竹木制品不能出县出省,使大量竹子和非规格材,不能得到利用,只好烧掉或让它烂掉。另外,山区许多农副产品运不出来;不少社队企业生产的大量社会需要的产品,由于运输渠道不通而积压等现象很多。因此,在农村要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除了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外,还必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要有农、工、商、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通力合作,需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二)农业机械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和上层建筑有关。
先看机型不适用的问题。南方水田多数分布在山区丘陵,田块小,道路窄,大中型拖拉机施展不开,而施展得开的小型农机很少或者没有。在机型发展上,为什么不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呢?这就涉及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了。按照现行规定,多大马力以上的国家投资,多大马力以下地方自己搞。因此,我国南方各省区目前生产的拖拉机,多数是三十马力以上的;手扶拖拉机都是十二马力的。尽管南方很需要小型农机,但地方财力物力有限,很难发展起来。这几年,湖南省发展了一种三马力的小柴油机,轻便灵活,移动方便,用途很广:装上水泵可以抽水灌溉;装上脱粒机可以打稻;装上喷雾、喷粉器,可以打药灭虫;装上割晒机,可以收割水稻,很受欢迎。去年宁乡农机厂以这种小柴油机为动力,设计试制了一种小底盘,小巧玲珑的多用农机,在水田里可以耕,可以耙;可以带一个五百公斤的拖斗搞田间运输;配上割台,就是割晒机。这种小机子耗钢材少,价格便宜,又能综合利用,比较适合水田耕作。但是,由于省里财力物力的限制,发展很慢。由此可见,生产什么机型,一定要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凭主观愿望盲目发展。目前南方有的拖拉机厂产品改型,机型越改越大,这种趋势,值得研究。
日本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日本是以生产水稻为主的国家,地形、气候和土壤特点,同我国南方相近。他们从五十年代开始,发展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只用十几年就实现了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一九七六年,日本生产的手扶拖拉机,五马力以下的占百分之六十四;在生产的二十八万台四轮拖拉机中,三十马力以上的只有九千五百台。
再看机械质量低的问题。湖北省新洲县汪集公社新港大队有六台插秧机,一九七七和一九七八两年插了四季,共六千二百亩,报废了一台,其余五台的损坏程度达百分之七十。机插和手插相比较,节省了七千六百六十个工,却多花了一万二千元,平均每节省一个工要付出一元五角七分的代价。目前那里的劳动日值是七、八角钱,农民一看,经济上不合算,就不愿干了。这是一些农业机械多年推广不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插秧机的质量如此低劣,固然有生产企业本身的问题,但有些事情却是企业难以解决的。目前,除个别插秧机制造厂国家给了一些投资外,其余都是地方小厂,设备简陋,甚至连基本的测试手段都没有。材料供应也得不到保证,有的厂生产的插秧机,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几乎都是代用品。工人同志说,工艺是敲敲打打,材料是东拼西凑,这样搞出来的插秧机质量怎么能好呢?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的办法,必须调整改组我国农机工业,实行专业化协作,改革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农机和农艺互相脱节,给水田机械化造成很大困难,这也反映出管理体制的一个不合理的侧面。
机械插秧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农艺变化频繁,时而等行距,时而宽窄行,时而小苗带土,一会是单株,一会是多株,使农机无法适应。农艺一变,成批机械报废,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农民反映:工人老大哥改进工艺,是由机械化到自动化,我们改进农艺,是由机械化到手工。日本解决机械插秧问题,是把农艺和农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科学研究的。我国现在搞农艺的和搞农机的是两个机构,从上到下,分属两个部门,互不通气,过去又没有人统管或加以组织。这种管理体制不改革,机械化是很难实现的。 王雷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