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老作家会见并勉励青年电影编剧 多积累知识努力把电影搞上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23
第4版()
专栏:

老作家会见并勉励青年电影编剧
多积累知识努力把电影搞上去
本报讯 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最近在首都会见了北京电影学院编剧进修班毕业生,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这个进修班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化部电影局在去年九月委托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本届学员共四十五人,来自几个电影制片厂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他们是专业或业余的作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实践经验,是电影创作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著名文艺界人士冯牧、张骏祥、陈荒煤、袁文殊、孔罗荪、王朝闻、李准、林杉、于敏、黄宗江、孟广钧、艺军等亲自到校讲课,分别就创作思想、剧作理论、电影美学、国内外电影动态等作了讲述。
通过学习、观摩和讨论,学员们活跃了创作思想,提高了写作技巧,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创作了五十五个电影剧本,其中有些已被电影厂采用和在刊物上发表。
这次会见由李季同志主持。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老作家们对青年作者表达了殷切的希望。茅盾首先讲话。他祝贺大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为把我国电影事业尽快地搞上去作出贡献。他说,目前群众对中国电影不满足。电影,古今中外题材都可以写。除了中国的题材,包括现代的、近代的、古代的题材,可以大量拍成电影外,我们也可以把外国优秀的剧本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例如梅特林克的《青鸟》。《青鸟》适合儿童看,也可弥补目前儿童影片题材不够多样化的缺点。
夏衍对青年作者提出了两点希望:一,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二,多写多练笔。
曹禺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作者:“言不由衷的话不写;不熟悉的生活不要写;熟悉的生活但还没找出你所相信的道理来的,也不要写。”冰心希望编剧的同志们能深入现在儿童的生活,熟悉他们的语言,探求他们的愿望和爱好,同时也多读一些儿童读物、古代神话和民间故事。
林默涵就生活和创作的关系作了讲话。他说,要读中外古今的书,还要读生活这本书。要繁荣创作,题材应该广泛,可以写我国几千年,几百年和几十年的历史,但无论写哪一段历史,没有生活不行。当前创作所以不够繁荣,一是限制太多,另一个是由于生活不够。
这次会见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见的还有:刘白羽、贺敬之、严文井、冯牧、臧克家、草明、严辰、孔罗荪、金紫光、黎辛、张僖、李准、白桦、史超、葛洛、邹荻帆、艺军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