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中立必须用武装来保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25
第6版()
专栏:日内瓦通讯

“中立必须用武装来保卫!”
新华社记者 苏元椿
“请注意!一架敌机侵入我国东北部领空,炸毁了一座水坝,请大家立即作好战斗准备!”这是从瑞士中部某山区的一个防空洞里传出来的声音,瑞士士兵正在进行战时发布警报的演习。
不久前瑞士联邦军事部组织了一次“备战新闻日”活动,邀请一批瑞士和外国记者参观了瑞士军队的防空设施、后勤装备、军用机场、防核研究中心等。
五月的一天,我们在瑞士军队副总参谋长米勒的带领下驱车来到瑞士中部一个群山环抱的山谷里。几头奶牛在山坡上吃草,几间农舍零零星星地座落在山脚下。突然山坡上一间牲口棚的大门打开了,几位头戴钢盔身穿草绿色军装的瑞士士兵出现在我们眼前。往里望去,原来是一条很长的地道。几盏电灯悬挂在地道的顶部,地道是用钢骨水泥建造的。这是一个上下三层、长达二百多米的军需给养空防基地,它完全是在山的岩石里挖凿出来的。陪同我们参观的一位瑞士军官告诉我们,这个地道不仅能防空,也能防止核辐射。这里储存着成千上万吨战时必需的各种武器、弹药、食品、服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在地道里,我们参观了一个修配车间,技术员们正在紧张地拆卸一门大炮,另外几名工人正在修理一辆军用卡车。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一个修理通讯设备的车间。车间负责人告诉我们,在战时,这里每天能修理将近一百台收发报机。我们还参观了一个警报中心,十名年轻姑娘在一位男军官指导下正在紧张地工作。桌上放着一些通讯设备,室内还安装着一个扩音器,不断传来各种军事情报。一位瑞士军官告诉我们,瑞士全国各地都设有警报站,与这个警报中心随时取得联系,因此在这里可以收到发自各地的军事和自然灾害情报,然后警报中心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警报,在情况紧急时,可以打断电台的正常节目发布警报。这位军官说,这些年轻姑娘经过四个星期的专业训练后就可以到警报中心来工作,她们都是志愿兵,因为瑞士宪法规定只对男性公民实行义务兵役制,但她们觉得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因此自愿来警报中心工作。
米勒告诉我们,修建这样一个地下设施,需要五至六年时间,瑞士全国有许多这样的军需给养空防基地,总长约一百公里,这还不包括山里的军事要塞、飞机库,以及其它地下军用设施。所有这些地下军事设施加在一起能容纳六十万军人以及他们所需用的飞机、大炮、弹药、粮食和燃料。米勒说,在战时瑞士军队不能指望依靠国外的补给,也不指望国内生产能继续正常地进行。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储备战时所需的一切物资。”
我们在瑞士中部另一地方还参观了一个军用机场,那里停放着许多美制“虎式”战斗机、英制“猎狗式”战斗轰炸机和法制“幻影式”战斗机。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军车基地,那里有不少美制坦克。
瑞士是一个只有六百三十万人口、四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欧洲小国。为了在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情况下求得生存,瑞士以“武装中立”作为自己的国策。瑞士一些军界人士在解释这一政策时指出,从军事意义上看,瑞士的中立意味着不向别国发动侵略,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但是中立地位必须以武装作为后盾,因此,瑞士必须努力加强防务,时刻准备歼灭一切来犯者。
瑞士在防务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十分引人注目的。瑞士实行义务兵役制,一旦战争爆发,可以立即动员六十多万受过训练的士兵参加战斗。此外,在全国各地还有五十多个民防训练中心,有四十多万人定期参加民防训练。在战争爆发时,这些民防队员将与军队一起作战。瑞士军队每年在各地举行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军事演习。今年以来已举行了多次,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三月上旬在苏黎世地区举行的代号为“核桃”的军事演习,大约三万四千名士兵、一万三千名民防队员、四千五百辆机动车和二百五十辆装甲车参加了这次演习。
在参观期间,瑞士军队总参谋长汉斯·森对记者们说,当前的形势是危险的,因为世界上正在不断增加武器的储备。“我们要加强瑞士的军事威力”,“我们要增强瑞士人民对瑞士军队和军备的信心”。一位瑞士军官对记者说,“瑞士作为一个中立小国,必须永远铭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等中立国遭到希特勒侵略的惨痛教训,中立还必须靠武装来保卫啊!”
在两个超级大国剑拔弩张,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的形势下,象瑞士这样一个处于夹缝之中的小国怎能高枕无忧呢?时刻准备着,这是对敌人最有力的回答。总参谋长森强调说,
“潜在的敌人必须知道,他们是无法通过摧毁我们的军事潜力来消灭我们的。”他说:“我们作好了最坏的准备。任何企图侵犯我国的人必将付出很高的代价。”(附图片)
瑞士军队和民防组织加强军事训练,目的是为了检查部队机械化和机动作战能力,增强防御能力,抵抗外来侵略。图为瑞士后勤部队正在进行战地救护表演。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