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彩笔寄深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02
第4版()
专栏:文艺随笔

彩笔寄深情
涂克
有人把文艺创作比作感情的艺术,我觉得这说法确有几分道理。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也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艺作品中的这种“情”,是寓于艺术形象之中的。就绘画而论,我国有个优良的传统,即强调绘画形象的“形神兼备”。我想,要克服图解式的和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尽快拿出生动感人的作品来,强调一下“动情入理”,强调一下艺术形象的“形神兼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绘画形象“形神兼备”的要求,必须是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在我们的美术创作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即课堂上的人物素描,轮廓、比例、结构、块面等都画得很准确,可是刻板生硬、毫无神采,久而久之,线条、色彩等慢慢定型下来,临到生活中面对生动感人的描绘对象,想改变过去的表现手法,就会感到十分困难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业余作者如何进行基础练习?是光求“形似”,还是考虑“形神兼备”?应该说,在课堂教学和基础练习中,为了掌握形、光、色等等方面绘画手段的基本规律,在人物素描中,一段时期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探索和练习是必要的,但必须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分析对象(人物模特儿),力求做到对对象的特性、感情有一定体验和理解之后才下笔;同时,力求做到线条、色彩随对象的不同特点和画家的感受不同而有所变化。
有的作者到现实生活中画了大批人物素描和速写回来,到创作时仍然是素材归素材,很难用于创作;有的作者,闭门想好一个主题,然后请一两个模特儿来,在他的“导演”下摆摆动态;或者靠翻画报,临照片来图解主题。这些作者的作品,艺术形象干巴巴,有“形”无“神”,根本谈不上“动情入理”,而是作者硬性“灌理”。在“四人帮”控制文坛时期,这种现象不胜枚举。
“寡情”而“必厌”。所有文艺创作(绘画当然也不例外),都不是镜子般纯客观地反映和描写对象的。“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就是说,由于客观现实激动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于是把这种情感抒写出来,才成文章的。某些作品的毛病,正是在于作者对自己的描绘对象,缺乏真情实感之故。有些作品其所以成功,就在于作者所写的人物是来自生活,是作者在深刻地体验描绘对象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经过再创造才更加生动地、艺术地出现在画面上的。
文艺创作必须是在对描写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但十多年来,这起码的基本的知识和规律,也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有感而画,用我们饱蘸无产阶级深情的彩笔,努力把我们崭新的为四化而斗争的时代风貌生动地描绘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