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青岛啤酒厂有酒没瓶问题急需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06
第2版()
专栏:本报记者来信

青岛啤酒厂有酒没瓶问题急需解决
青岛啤酒,色泽清亮,泡沫洁白,饮来清香爽口,驰名中外,真是佳品。前不久,香港市场传来喜讯:青岛啤酒销路大畅;美国一家公司提出申请,要求大批进口青岛啤酒。青岛啤酒厂的同志告诉记者,现在全厂职工已经下定决心,不但要产量超过原订计划,还要在质量方面赶上世界名牌啤酒——西德的“兰妹”和丹麦的“加士伯”。
自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八年,青岛啤酒厂向国家上缴税利累计为四千三百八十六万元,上缴利润累计为一千九百二十七万元,为国家创外汇五千七百六十六万美元,而这个厂的固定资产仅是一千六百多万元(现已增加到三千多万元)。现在全厂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新建成的一套啤酒生产系统即将投入生产,原有设备经过维修,运转良好。五月份以来,啤酒一级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三,出口啤酒优级品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百。
但是,目前青岛啤酒厂却在为两个问题苦恼。
一是因缺少装酒的瓶子,只好在当地抛售,使国家减少了一大笔外汇收入。按青岛啤酒厂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天需要酒瓶二十四万只到二十八万只,而目前只能每天供给十四万只。同青岛啤酒厂协作的东风玻璃厂共有三座炉子生产酒瓶,现在只有一座二号炉生产,一号炉去年遭台风破坏停产修理,三号炉日产十六万只瓶子,因为没有重油作燃料停产。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四月份轻工部曾与山东省计划部门协商,决定由山东省计划部门统一调拨。然而,山东省计划部门却把给东风玻璃厂提供重油的事情推给青岛市有关部门解决。青岛市有关部门长期以来就把青岛啤酒厂看作“上边压下来的包袱”,凡有关这个厂的事能推就推。青岛啤酒厂、青岛东风玻璃厂强烈要求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协同一致,立即为生产酒瓶提供重油。
二是青岛啤酒厂所需的制酒原料——一万多吨大麦,就要从浙江省运来。但工厂没有储存条件,大麦运来只好放置露天。七、八月份正是青岛的多雨季节,露天放置将会遭受损失。青岛啤酒厂建议商业、粮食部门能够给予协助,分期拨给,除当前进厂的以外,其余的大麦由商业、粮食部门利用现有仓房储存,以减轻工厂的压力。据调查,青岛市的商业、粮食部门是有能力这样做的。
青岛啤酒厂正在为“四化”出力,有关单位应该尽力支持他们。
张平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