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建设商品粮基地要发挥两个积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09
第3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建设商品粮基地要发挥两个积极性
中共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委第一书记 宝音图
编者按:华国锋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们发展国民经济,要着重抓好十项工作,第一项就是“坚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国家重点建设商品粮基地,就是把农业搞上去的重要措施之一。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初步实践证明:国家的支援是必不可少的,要有计划地把投资和设备有效地用于商品粮基地建设;同时,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壮大集体经济的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产更多的粮食。这样,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事情就会办得快些和好些了。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国家确定建设的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怎样建设这个基地?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方针。
一年前,我们在制订和实施建设规划的时候,以为既然是建设国家的商品粮基地,那就主要依靠国家来办;特别是这里排水治碱的任务很重,而集体经济的力量又很薄弱,不靠国家的大量投资和设备,是难以成功的。去年秋冬之际,我们在东部地区搞打井治碱会战,在西部地区搞整地开沟、排灌配套,原计划由国家提供资金和设备。开始,东部打井治碱的面积,想一下子搞六十万亩。后来,国家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和物来,面积不得已一缩再缩,最后压缩到七万亩,而且由于打下的井不能及时配套,影响了治碱效果。西部建设计划的实施也遇到了困难,虽然国家调拨来几百台拖拉机,一因缺少配套农机具,二因社队用不起,不少拖拉机只好“趴窝”。
这样,第一年的实践,就给我们以严肃的教育:建设商品粮基地,国家的支援必不可少,希望国家能按计划投资和供应设备;但是,从当地来说,坐等国家支援的依赖思想却不可有,必须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可把基地建设搞得快些和好些。我们及时总结了杭锦后旗的经验。这个旗近三年来依靠全旗农民群众的力量,大搞排灌配套,挖沟排碱,效果显著。去年,他们又推行定额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激发出群众的干劲,全旗粮食总产增长百分之三十,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七千四百多万斤,去冬今春的农田基本建设也大有进展。这就说明,把搞生产建设的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才切实可靠。
怎样充分调动社员群众建设商品粮基地的积极性呢?要继续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余毒,切实落实党的各项政策,首先要充分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让农民当家作主来办这件事,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心。因此,诸如农田基本建设的安排,生产和分配计划的制订,都要跟生产队商量,既要照顾全局的需要,又要照顾各队当年的利益,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领导生产建设,坚决防止主观主义的瞎指挥。为了取信于农民,有利于农民,一年来我们尽力而为地落实湘乡经验,积极归还了占用社队的土地上万亩、资产近百万元,清退农村劳力一万多名。广大农民喜气洋洋,搞生产建设的劲头大为高涨。
建设商品粮基地,需要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就河套的现状来看,最紧迫的是要加速发展集体经济,积累财力和物力。关键又在认真搞好经营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实行合理的劳动计酬,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搞好生产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今春,我们在全盟普遍推行定额管理制度,效果良好。过去,河套每年种地总是“一亩种成七分半”,种不足面积;今年,各生产队积极改造边头废地,尽量缩小地堰和渠边占地,仅土地利用率一项,就比往年增种百分之二十多。劳动质量、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扭转了出工“一窝蜂”、干活“打混工”的现象,出现了扎扎实实搞生产建设的可喜形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