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他们为什么越干越有劲——访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10
第2版()
专栏:

他们为什么越干越有劲
——访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豫北平原上的刘庄大队。这是个二百一十户、一千二百人口的庄子,六百来个劳动力,其中三分之一耕种全大队一千九百亩耕地,三分之二从事工副业生产和基本建设。农活做得很利索,八百亩小麦丰收,千亩棉田苗齐苗壮;大队开设有农机修配、造纸、面粉、砖瓦和冰糕等十多个厂,饲养二百多头牲口、七十多头奶牛、上百只奶羊和近四百头猪……好一派兴旺景象。
人们精神振作,干劲很足,生产效率高。
去年三夏大忙,八百亩麦子要收,千亩棉花要锄草,八百亩秋作物要种,干部和社员起早贪黑,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完成了。
工业生产井井有条,社员们的头脑里有一笔账:一分钟能出多少张纸,能生产多少机件、砖瓦,能生产多少块冰糕……他们一个个专心致志,自觉抓紧每一分钟,为集体创造财富;
建楼房的战斗很紧张,脚手架上,砌墙的百分之七、八十是女社员。有些“不在编”的老人、小孩自愿参战,和浆,搬砖送料。他们忙而不乱,不到十天时间,一栋二十多间的双层楼房拔地而起。
他们干活时言语很少,一到休息,有说有笑,生气勃勃。在他们身上,好象不知道什么叫累,有着使不完的劲。
刘庄大队为什么会这样人心齐,干劲足呢?
社员没有后顾之忧
从五十年代初互助组开始,刘庄花了五年的时间恢复生产;花了十年时间改变生产条件,夺取粮棉高产;又花了十年时间实现稳产高产,并且抓紧发展工副业,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刘庄人经过二十五年持续不断地艰苦奋斗,到去年,粮食亩产连续第六年超过一千六百斤,皮棉亩产稳定在一百五十斤以上。总收入一百二十六万四千元,工副业占百分之七十二点五,公共积累达到二百一十万元,储备粮六十五万斤。他们向国家交售粮食二十五万多斤,超过征购任务的一倍;交售皮棉十五万多斤,还有不少油料、肉类。社员平均分配水平二百九十八元四角,分配部分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点三。
解放前,“方圆十里庄,论穷数刘庄。”解放后,刘庄实现了合作化,日子开始好转。可是不久,就遇到一次严重的考验。那是一九五六年夏天,刘庄遭到了一场大水灾。怎样去战胜灾害,度过难关?不少社员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搞生产自救,灾荒才不能把我们打散。干部带领社员,兵分三路:一路大种晚秋,一路到七、八十里地的黄河滩上打饲草,一路搞副业跑运输,加上国家及时调来救济粮,这样,发展生产的资金有了,人吃马喂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情绪高涨,平整土地,挖沟修渠,积攒肥料,第二年获得粮棉大丰收,皮棉闯过百斤关。
党支部从这里看清了集体和社员的关系,看到了物质利益和发展生产的关系。社员进了集体的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集体上,集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吃、穿、用、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人是天天要吃饭的。以前,社员分了麦,弄成面,要花费不少时间和气力。队里就办了个面粉加工厂,现在社员拿着粮本可以直接去领面,农忙时还可以领面条;平时烧的煤,过节吃的肉、粉条、豆腐等,队里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统一安排,分给社员。
社员劳动很辛苦,特别是夏天,暑热炎炎,干部们想得周到:队里办的冰糕厂,除大量上市外,每年六、七、八、九月,每个社员一天免费发给四块冰糕;瓜果下来的时候,一人分上几十斤;奶牛挤奶,社员们可以半价喝上鲜牛奶。
住房,是农民代代愁的事。为盖房,要筹办很多资金物料,花费很大的精力。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史来尚的父亲,为给来尚兄弟三人盖房成亲,老人家省吃俭用,把多年来积攒的粮钱吃光用净,还欠下了债。真是家家怕盖房,不盖又不中啊!一九六四年,大队党支部就曾有过盖新村的设想,但那时集体家底不厚,没能实现。到一九七六年,大队积蓄了上百万元,砖瓦厂烧砖,又有计划地择伐了集体的上千棵成材树。准备成熟了,经过群众反复讨论、规划,组织了一个基建队,先后盖起了七百五十多间单面向阳的两层楼房,百分之六十的社员搬进了新村,他们说:“从今后俺再也不为盖房作难发愁了。”
在刘庄,社员从吃水、用电、烧柴、住房、理发、洗澡、医疗、看电影到孩子上学、入托儿所等十几项,都兴办了集体福利。社员说:“俺们啥都不愁,生活所需,队里都想到了,办到了。留下给俺们的,就是干,就是把集体经济搞得更好。”
思想工作做到了心坎上
人们有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体会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自己的靠山,越干越有劲。但是,也不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群众中经常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需要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去解决。做得不好,同样会影响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刘庄兼营棉粮,活路紧张,技术要求高。许多外庄来的新媳妇不适应,三天五日往娘家跑。有人说她们“吃得了刘庄的馍,干不了刘庄的活”。党支部的干部却注意到另外的一些情况:不少新媳妇给棉花整枝打杈,公枝果枝一块打。干部们觉得,她们怕苦怕累的思想有,但主要是不懂得棉花生产技术。大队就安排她们在科研队边干活、边学技术,锻炼上一两年。科研队向她们介绍植棉模范的事迹,请植棉模范给她们讲生产技术。她们打心里感激党组织的关心,奋发钻研。到现在,经过科研队培训的三百五十多人,多数成了队里的植棉能手,有的还当上了干部。
党支部的思想工作,做到家家户户。社员王宗邦,去年一度生产不积极,出勤少了。党支部书记史来贺心里想:王宗邦过去是不好歇工的人,咋出勤少了?一天劳动时,老史问他有啥不顺心的事。老王说:“集体待我没说的,可家里不顺,儿子媳妇闹分家,叫我心烦。”不能让家庭问题影响了集体生产。党支部的同志两次来到王宗邦家,开家庭会。史来贺说:“搞好刘庄的集体生产,一队人要团结,一个家庭也要团结。如果一家人都讲不了风格,出了家,又怎么能有好思想!”经过做工作,王宗邦和儿子、媳妇各自多作自我批评,家庭的事商量着办,家务事儿子、媳妇争着干。王宗邦眉开眼笑,出勤积极,干劲很足。
刘庄大队做人的思想工作,很有耐心。
这里有一个“老憋筋”转变的故事:
“老憋筋”真名马学义,年纪四十出头,自小养成了一股“憋劲”。在队里,干活时常与干部、社员憋气。在家里,与家里人憋气,不让他爱人多出工。群众给他送了个绰号:“老憋筋”。说他山河易改,秉性难移。
刘庄大队党支部不相信“难移”二字,从书记到委员,有时跟他一起劳动,有时登门跟他谈心,几番工作,“老憋筋”的秉性移了。他说:“干部把我说亮了,遇事得讲个理,不能啥都憋。妇女伴锅台是旧社会留下来的,早该改啦。我们队里的活,半数以上都是妇女干的,如果都象我,咱队的活咋安排?社会主义那年才能建成!”此后,夫妻俩一块下地干活。不久,“老憋筋”当了砖瓦窑厂的厂长,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他看到兴建新农村需要大量的砖瓦,小土窑烧砖不够用了,领着社员拆掉小窑建大窑,还发展成为机械制砖。去年年终评模时,社员一致评他为头等模范。
在刘庄,不只是一个马学义有这种大变化,管理果园的杨发忠、青年电工刘铭军也是这样。不少过去群众提起来摇头的社员,如今成了生产模范,有的还锻炼成为生产队的干部。
刘庄做人的思想工作,很注意鼓励先进,树立好典型,让大家学习。
六十多岁养猪能手刘铭山,为了养好集体的猪,曾一连在猪场睡了八年。二十年来,他的节假日都是在猪场度过的。老汉家一年分配现金一两千元。有人劝他:“为集体养了二十年猪,是队里的‘有功之臣’,年纪大了,生活好了,该歇歇了。”老刘说:“身板骨挺结实,还能干!”照样当他的饲养员。因为他劳动好,没私心,被社员公认为大队的一面红旗,一提起他的事,总夸赞不完。
象刘铭山这样的,干部中有,妇女中有,老年中有,青年中有。去年,全庄评出了九面红旗,党支部号召大家学习。先进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正气向上,人人争先进,逐渐地,先进人物多起来,出现了一批受人尊敬的“红管家”、“好队长”、“管得宽”、“铁姑娘”、“老参谋”、“小闯将”。这一批积极分子,是刘庄搞好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中坚。
× ××
看今日刘庄,欣欣向荣、各业争上,富裕的集体经济吸引着人们:男青年不愿外出工作,下乡的知识青年不走了,外庄的姑娘想刘庄,刘庄的姑娘不肯出庄。刘庄的人说:“过去好多事情只能暗着干,党的三中全会制订的农业政策为农民撑了腰,可以明着大干了。我们要放开眼光,看得再远一点,措施再具体一些。”他们在盘算:如何增强地力,提高单产,实现粮过二千,棉过双百;如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在水利上搞喷灌;如何更新果木,发展奶牛、奶羊,搞好牛奶的加工;如何改进劳动管理,不断提高社员劳动效率,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如何进一步改善社员的生活条件……刘庄的干部和社员没有满足现有的成绩,他们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长征路上,意气风发,大步前进!
本报通讯员 冯铭鑫 杜习明
本报记者 范光华 江绍高 魏亚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