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阅读
  • 0回复

基里巴斯人民欢庆独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13
第6版()
专栏:国际资料

基里巴斯人民欢庆独立
新华社北京七月十二日电 塔拉瓦消息:大洋洲新诞生的国家基里巴斯共和国的人民欢庆独立。
三天的庆祝活动在七月十一日深夜达到高潮,当时,在庆祝仪式上,英国国旗降下,升起了基里巴斯共和国的红、蓝、黄三色国旗,群众高呼“幸运、和平、繁荣”的口号。基里巴斯总统耶雷米亚·塔巴伊在仪式上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将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依靠我们人民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对未来具有信心。”
十一日,在塔拉瓦还举行了独木舟比赛和群众性的舞蹈,居住在塔拉瓦岛上的一万居民的大部分都挤到露天体育场去看舞蹈表演。
附近小岛上的一些居民也到塔拉瓦来参加庆祝活动,他们带着一袋袋面包果和香蕉,发过酵的椰子汁,住在用稻草搭的小棚子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女儿安妮公主十日到达塔拉瓦,她观看了独木舟比赛和舞蹈表演,并且参加了英国国旗降下的仪式。
新生岛国——基里巴斯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荡涤着原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吉尔伯特群岛。七月十二日,一个新生的岛国在这里诞生,她的国名叫基里巴斯共和国。
基里巴斯地处南太平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赤道交叉附近,全国陆地面积六百八十四平方公里,共有三百多个小岛,分散在五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面上。现有人口约六万,居住在三十几个岛屿上。也就是说,全国的绝大部分岛屿,至今杳无人烟。
为了消除殖民痕迹,吉尔伯特改名为基里巴斯。吉尔伯特原是一名英国海军军官的名字,他于一七八八年航行到此,后来这片群岛就被命名为吉尔伯特群岛。欧洲殖民者在历史上曾将这里的大批岛民当作“黑奴”绑架到南美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等地做苦工,受尽凌辱。
基里巴斯人民赢得独立,是长期努力争取的结果,是时代的潮流。独立后的基里巴斯,全国共分六个行政区,即北区、塔拉瓦区、南区、中区、大洋岛区和线岛群岛区。首都设在塔拉瓦。这个国家的领土由四个部分组成,除了吉尔伯特群岛本身外,还包括大洋岛、凤凰群岛中的凤凰岛以及线岛群岛中的绝大部分岛屿。
大洋岛因一八○四年英国船“大洋”号航行至此避过难而命名。这个方圆不到十公里的孤岛却有丰富的磷酸盐矿,年产量五十万吨,曾长期为基里巴斯的主要财源,目前已濒于枯竭。除此以外,基里巴斯的经济还有待于开发,目前只有椰干和鱼类加工等极少量工业。在农业方面,粮食也不能自给,许多岛民以芋头、木薯、面包果等天然食物为生。
基里巴斯最大的岛屿圣诞岛,为世界最大的珊瑚岛,陆地面积四百八十一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巨型环礁。环礁内侧,细浪轻轻地舐着银白色的沙滩,发出一种温柔的絮语般的声音。环礁外侧,则是惊涛拍岸,骇浪冲天。退潮时,但见珊瑚礁的尖顶纷纷露出水面,晶莹夺目。这里森林繁茂,苍翠欲滴,是典型的雨林环礁。
基里巴斯的居民主要是密克罗尼西亚人,属蒙古人种,肤色比美拉尼西亚人浅,比波利尼西亚人深,系棕色。这里不产钢铁,居民长时期处在新石器时代。他们使用石锛、石刀、珊瑚锉、骨或贝钻这类工具,就能把木、石、植物纤维制成武器、日用器皿、独木舟乃至房屋。他们经常驾着独木舟,出海捕鱼。凭着肉眼观察星象、海潮涨落、鸟类踪迹、海水的颜色等,可以准确地辨别方向,从不迷航。他们不愧为大海的弄潮儿。
长教汪洋泛沧波,不废浩海万古流。挣脱殖民枷锁、当上海岛主人的基里巴斯人民,必将在自己独立的土地上艰苦创业,勇敢地迎着时代的潮流,奔向美好的明天。 (非文)(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