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加强草原建设——呼伦贝尔草原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19
第2版()
专栏:

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加强草原建设
——呼伦贝尔草原调查
今年三、四月间,我们和呼伦贝尔盟委同志一起,在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对如何加快草原建设,进一步发展牧业生产的问题,作了一些调查了解。
当前畜草之间比例严重失调,近几年内草原建
设应贯彻休养生息的方针,合理利用草原。
我们在呼伦贝尔草原上行程二千余里,给我们一个突出的印象是,畜草之间的矛盾很大,草原利用不够合理。不少地方牧草的蓄积量满足不了现有牲畜的需要。每只羊每天大约需要八斤干草,而西旗(即新巴尔虎右旗,下同)牧草的蓄积量,按现有羊的头数平均每天只有三斤左右。这是不是因为牲畜发展得太快而造成的后果呢?不是的。这是长期忽视草原建设的结果。近些年来,各旗虽然在草原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开始围建了草库伦,进行了人工灭鼠,兴建了一部分棚圈;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草原建设上还存在着严重问题。如穆农塔拉大草场,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能载畜十四万头,现在仅能负担二、三万头。牧草的质量也比过去退化了,草的身量很矮,下三、四寸深的雪就要发生白灾,而过去草好的时候,下五寸深的雪也形成不了白灾。现在草的覆盖面很稀,穆农塔拉草场裸露面占三分之一,草占三分之一,蒿子占三分之一。这样不仅牧草产量下降,而且草原植被也发生问题,事实上那三分之一的裸露面有的已经沙化,这将从生态方面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由于草质退化,产草量减少,载畜量下降,而牲畜头数又不断增加,畜草之间比例严重失调。有的同志提出,目前要按照牧草的蓄积量控制牲畜的发展头数,使其按比例地发展。但有的同志反对,说这是“牧场饱和论”,不但对牲畜发展头数不作合理的控制,还单纯追求存栏头数。这就使畜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们认为,在目前有些草场的载畜量担负不了更多牲畜头数的情况下,按现有牧草蓄积量合理地控制牲畜发展头数是正确的。如果现在不这样做,再过几年,草原破坏将更加严重,牲畜头数就将大幅度地下降,损失会更大。
不论是牲畜的发展超过了草场负担能力的地方,还是草的蓄积量多,牲畜头数少的地方,都必须加强草原建设,做到合理地、有效地利用草原。首先要固定草场的使用权,严禁自由滥牧,建立草场管理责任制,做到管用合一。各旗、社、队都要有明确的界限,不能随意越界放牧。在此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分区轮牧,使一部分草场得到封闭休闲的机会,做到牧休结合。对休闲的草场,除了让它自己得以休养生息外,还要尽量采取松土、补种、灌溉、施肥等措施。对退化的草场加以人工改良和半人工改良,逐步建设高产、稳产、优质的人工草场。这样,全盟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就可以使草原大部分得到恢复和改良。其次,围建草、水、林、机四配套的草库伦,实现草场建设现代化,这是草场建设的方向。我们在鄂旗南屯公社看到他们用水泥柱和铁丝网围建的草库伦很好,具有坚固耐久的特点。这个草库伦共一万一千多亩,建了一处扬水站,修了五百米水渠,喷灌面积可达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在草库伦内播种了碱草、苜蓿草、燕麦、小麦和青贮的玉米,营造了部分防风林,还饲养了一些猪、鸡、鸭。去年当年围建,初步配套,当年收益。建设草库伦要规划好,进行合理布局,努力做到建一处,配套一处,使草库伦真正成为现代化的牧场。要注意搞好草、水、林、料、舍的建设,特别是无水草原,必须解决好打井或引水的问题。在目前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草库伦的建设一定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草原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要根据草质的特点,合理确定牲畜放牧区域,建立“主产区”,逐步做到专业化。如西旗和东旗(即新巴尔虎左旗)草质好,身量矮,适合于养羊,应以养羊为主,少养一些大牲畜;鄂旗和陈旗草长得高,适合养牛,应以养牛为主,兼养一些羊;沿铁路线的一些旗市,适合多养一些奶牛。
缩短牲畜饲养周期,提高商品率,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一
个根本问题。
当前要调整好畜草比例失调,实现牧业生产高速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逐步缩短牲畜饲养周期,加快出栏率,提高商品率。多年来,在牧区自然形成了一个“吃七,卖八,死三”的牲畜积累和消耗的比例,剩下百分之八十多的牲畜做为“固定财产”,长期饲养,并形成传统。这种历史的习惯在今天一些人中间还是有影响的。现在我们有些同志看牧区生产的成绩,缺少经济分析,不看牲畜周转率和经济效果,而强调存栏头数,好象存栏越多,成绩就越大。这样,人们就单纯追求存栏数,延长了饲养周期,不在提高商品率上下功夫了。由于饲养时间长,草场负担不了现有牲畜。有些社、队不得不借地养畜,“大走大游”,最远的往返要走几百里,去时壮的变瘦了;吃肥了的往回走又掉很多膘。大家反映,一般的蒙古羊当年可长到三十斤左右(改良的新疆细毛羊长得更快些),如果饲养管理得好,加上育肥条件,也可以长到四、五十斤,当年出卖最合算,多养一年也只能多长七、八斤,十来斤肉,而一年需要的人工、草料、药物等成本,可能要超过增长的肉的价钱,同时还要受到越冬死亡的威胁。如果每年能把胴体二十五斤以上的当年的羯羊和瘦弱的越冬有困难的羊处理掉,则可以大大提高商品率,这对国家,对社、队和牧民个人,对减轻草场负担,对安全越冬,对改善饲养管理,是非常有利的。
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商品率,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通过算经济帐,打通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二是逐步改变现在接春羔的习惯。现在羊接羔都集中在四月份,这有一定道理,气候转暖,对于棚圈缺乏的地方选择这个时间接羔是有好处的。但是时间过分集中,劳力紧张,照顾不过来。特别是由于接羔晚,当年出售份量不够。如能把一部分羊的配种时间提前一个月,由四月份接羔提前到三月份接羔的话,那么就将会有一部分羊,是当年产羔当年出卖。实现这个目标,须有一定的条件,要有御寒保温的棚圈,要备有足够的饲草和饲料,要精心饲养管理。三是领导机关考核牧业生产,要改变过分强调纯增数的作法,今后应从总增、纯增、商品率三个方面进行考核。业务部门也要给予支持,胴体二十五斤以上的要允许交售。
努力培养科技人员,是建设现代化草原和高速度发展牧业
的重要条件。
科学技术力量和整个牧业的发展还很不适应,科学技术人员数量少,每个旗只有几名科技人员,技术指导跟不上去,靠天养畜的旧习惯和旧方法还没有摆脱。对如何加快草原建设和高速度发展畜牧业,还没总结出一套科学办法。对如何解决草原退化,缩短牲畜饲养周期以及改良品种、调整接羔时间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也没有力量去做。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领导重视不够,没有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实际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国家在呼盟建立一个草原实验站,文化大革命中被冲垮。现在盟里有个畜牧兽医研究所,因无研究经费,不能开展工作。再就是办教育有很多困难,师资、校舍不足。少数民族上大学、中专的人数也很少。盟委同志认为,牧业这样集中的地区,没有一个良种繁育中心,是很不利于牲畜繁育改良的。过去盟里有一个大型良种羊场,文化大革命中被划出去了,他们的意见最好仍归盟里经营,做为全盟的中心良种场,这样有利于在各旗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无论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是从发展现代化牧业生产的长远目标出发,都应该注重科学教育,从培养科技人员入手。一方面要尽快地提高现有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水平,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他们为骨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在盟、旗、社、队都应建立相应的科研组织,形成四级科研网。另一方面还要把牧民中的知识青年动员回到家乡去,使他们尽快成为草原上懂科学、会管理的一代新式牧民。同时,要切实抓好牧区的普及教育工作。
坚持牧工副相结合是繁荣牧区经济,实现牧业现代化的一
个重要途径。
财力不足,资金紧张,在牧区表现得很突出。由于资金不足,牧区搞基本建设,改造草原、发展牧业生产,对国家依赖性很大,自办能力很差,很多该办的事情办不成。在牧区贯彻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已成为繁荣牧区经济的一个迫切问题。在牧区以牧业为主体,发展两翼(工业和多种经营),至少可在三个方面大有作为:一是利用牧业本身提供的原料,大搞初加工和肉、皮、乳、毛、骨等综合利用。二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除了搞畜产品加工工业外,还可以利用其他资源,大力发展其他工业和多种经营。如东旗境内有碱湖、硝湖,蕴藏量很大。西旗境内有达赉湖、乌尔逊河等水域,盛产各种鱼类。还有些地方有玛瑙、煤等矿藏,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三是可以搞些为牧民生活服务的社办工业。既可积累资金,又可方便牧民生活。
由于旗的工业底子薄,发展旗、社工业目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创造一些条件。
龙 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