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补充国营、集体商业的不足 广开就业门路 方便群众生活 辽宁省、福州市恢复个体工商户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19
第2版()
专栏:

补充国营、集体商业的不足 广开就业门路 方便群众生活
辽宁省、福州市恢复个体工商户营业
据新华社沈阳电 被取缔活动十多年的辽宁省个体工商业户,现在又在全省一些大中城市的街头巷尾为群众服务了。到六月底,沈阳、阜新、丹东等地已发放了三千三百多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他们当中不但有修鞋、修车和缝补等修理服务,也有小冷饮、小冷食和瓜果蔬菜小卖,方便了群众,补充了国营、集体商业的不足,活跃了城乡市场,也为城市闲散人员广开了就业门路。
辽宁省城市人口多,生活服务事业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生活的需要。但是,过去曾把社会需要、政策允许存在的个体工商业户当做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并一律取缔,致使一些大中城市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群众意见很大。一些个体户由于无业可干,生活困难,也加重了社会负担。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辽宁省革委会进一步落实政策,在兴办和扩大集体修理和服务事业的同时,于今年三月决定允许个体手工业和小商小贩从事个体经营,参加集市贸易。省革委会指出,为了补充国营和集体商业的不足,方便群众生活,凡是国营和集体商业暂时还不宜代替或不能完全承担的小修理,如修鞋、缝纫、锔锅;小食品:如烤地瓜、熏鸡兔、凉粉和瓜果蔬菜小卖,都允许城镇组织个体劳动者和小商小贩从事经营。
据新华社福州电 新华社记者张瑞三、王炜中报道:最近,持有执照的个体商贩,又出现在福州市街头巷尾。
福州市的个体商贩,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有一个时候仍和国营商业、合作商店并存。后来把他们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有的时候把他们变成国营商业的附属门市部,有的时候又收回他们的营业执照,不让他们营业。虽然反复了数次,但是由于社会需要,结果,这个“尾巴”还是砍不掉,福州市一些个体商贩一直在或明或暗地经营。
为什么个体商贩这个
“尾巴”不容易砍掉呢?今年,中共福州市委和市革委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个体商贩长期存在,是因为在现阶段个体商贩还是社会需要的。这主要是:一,经营的品种,许多具有独特风味,比如饮食方面,个体商贩供应的用鸭子的原汤做成的鸭杂面,用猪肉和槟榔芋做成的肉丸,还有可口的卤猪杂等,在国营商店里是少见的。二,不少品种是现做现卖,小锅烹调,质量比较好。三,营业时间长,大都是清晨就开市,深夜才收摊。四,经营方式灵活,经常走街串巷,把生意做到国营商店“鞭长莫及”的地方,扩大了商业网点,受到群众欢迎。因此,中共福州市委和市革委会同志认为,在现阶段采取“一步登天”或强制手段取消他们,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群众也不会满意。
根据这一分析,中共福州市委、市革委会决定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让已停业、而有经营能力的有证个体商贩恢复营业。他们从市财贸战线有关部门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基层调查摸底,以一九六四年发的营业执照为依据,分批给这些个体商贩换新证。这部分个体商贩恢复营业后,有关部门将他们按行业编成行政小组,由对口的国营公司负责管理和提供粮、油、糖、肉等货源。他们需要的农副产品,由农贸市场服务站负责供应。同时,还对个体商贩实行“五定”,即定点(或地方)、定价、定质量、定营业额和定业务范围,并教育他们要注意卫生,摆摊时不要影响交通。现在,这些个体商贩正按全市商业网点的总布局,在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按规定的价格进行营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